若要在新加坡獲得保護,信息必須滿足三個要素。
首先,必須有保密性的必要元素;
其次,信息必須是在具有保密義務的情況下披露的;
第三,必須曾經出現過有損於信息告知方的、對此類信息的非法使用情況。為了能夠保護新穎的觀點,商業保密法為其他智慧財產權權利提供了有益的補充。
此外,通常情況下,只要信息不為公眾所知或不向公眾公開就可以獲得保護,因此對此類信息的保護可以無限期地持續下去。
如果違反保密義務,機密信息的持有者可向法院申請禁令,獲得損害賠償或一部分所得利潤,要求交出與/或銷毀包含機密信息的材料。
新加坡的智慧財產權制度穩居世界前列。據世界經濟論壇《2014-201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新加坡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排名世界第二,亞洲第一。
新加坡多管齊下,具有周密的立法,迅捷有效的法律及爭議解決機制;同時,在智慧財產權教育、研究與發展方面的努力日益增強,已然將自己打造成商業熱點,特別是迅速、有效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及爭議解決中心。
智慧財產權為企業融資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智慧財產權資產可以貨幣化。這樣做有各種不同的方法。智慧財產權可以出售、許可,用作債務的擔保或保證金,還可以作為額外或者特殊的基礎用來尋求從朋友、家庭、私營部門(這些就是所謂的"天使投資者",他們投資於中小企業,並經常為它們提供經驗和業務技術),風險資本家,專業銀行以及普通銀行那裡籌資。
此外,在多數國家,政府通過直接或間接地認識到智慧財產權資產重要性的不同的公共財政機構和銀行以撥款、擔保、補貼和/或軟貸款計劃等形式,鼓勵並支持高科技創業和其它的中小企業創新。
新加坡穩健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機制與法律基礎設施,在概念及創新事項的商業化方面,新加坡可說是亞洲最佳地點之一。
在亞洲,新加坡已經成為企業智慧財產權資產管理的一站式中心。從智慧財產權的創造到對它的保護和利用,新加坡在一整套知識產業活動的各個環節上都可為企業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