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新加坡管理大學(SMU)和南洋理工大學(NTU)躋身亞太十大商學院排行榜。

《金融時報》最新公布的亞太區大學商學院排名顯示,NUS和NTU的商學院今年的排名,分別維持在第三和第七;
SMU李光前商學院則從去年的第13,躍升到第六,成為進步最神速的亞太商學院。
高踞榜首的是中國上海交通大學;第二是中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商科,家長喜歡學生愛讀!」
就在今年夏天,全球化智庫(CCG)聯合智聯招聘發布了一份《2018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這份權威性調研揭示了留學生回國就業的現狀、問題及趨勢。

資料來源:全球化智庫(CCG)
其中一項關於留學主修科目的調查顯示,選擇經濟學與商學類占比最高,達到43%。因此,金融業超過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再次成為海歸就業中最主要的行業領域。
為什麼說家長學生都青睞於商科?
1、門檻低。商科通常不需要學生具有專業背景,不論原來學的是理工科還是文科,都可以讀。
2、容易學。很多人認為「商科」可以比較輕鬆地完成學業,不像理工科一樣需要那麼強的數學能力。
3、家裡讓學。有些家長認為學習商科,孩子畢業後就能得到一份體面的工作,或是有助於孩子接替家族生意,提早培養商業意識和商業敏感度。

4、選擇範圍廣。有些同學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幹嘛,而中國人又比較擅長跟數學有關的專業,例如數學、經濟、商科,商科作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商科自然很受歡迎。
5、大環境影響。國內評判一個人的成就,基本上就是收入、房子和車子,讓很多學生主動選擇選擇讀金融、管理、法律等社會普遍認為是成功專業的學科。(但大環境影響最好不要成為你選擇商科的理由)
「亞洲區的商科正成為熱門選擇!」
儘管有海外留學和工作的選擇,但如今很多中國年輕人決定在國內或者亞洲商學院攻讀商科,因為這更有利於拓展人脈。

這其中,新加坡的教育是中西合璧的教育,既保留了亞洲傳統的價值觀,也有跟西方接軌的因材施教的理念。
儘管身處在亞洲,還是很注重與世界合作,遵守西方教育體系標準、卻蘊含豐富的東方文化色彩,不少新加坡商科院校會專門製作案例分析的書籍和上課教材,教學方式透過亞洲觀點來分析西方商業管理模式,對學生受益匪淺。
1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新加坡校區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是全球最頂尖且最大的商學院之一,在歐洲(法國)、亞洲(新加坡和阿布達比)設有三個校區。
INSEAD成立於1957年的二戰之後,彼時歐洲百廢待興,兩位就職於哈佛商學院的法國教授認為,歐洲的振興需要一批合格的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家,於是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應運而生。
2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作為亞洲的全球性商學院,以獨一無二的東西方多元化商業管理思想和實踐而聞名。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全球第一家開設中文EMBA的海外院校,迄今已辦學逾20年。
3
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

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是全球商學院前五十強的常客,僅次於國大。
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還是新加坡第一所同時獲得EQUIS和AACSB國際質量認證的商學院。
4
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

新加坡管理大學的定位是財經類大學,所以在其商學院自然表現不俗。
新加坡管理大學注重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與領導能力,適合將來從事管理,諮詢,顧問,審計類需要溝通與領導力的人。這類工作大部公司分都傾向SMU學生,在新加坡本地,SMU學生起薪會比研究型大學高一點。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雙學位課程:
新加坡國立大學提供的雙學位課程,也是非常厲害。

國大MBA與美國的耶魯大學、中國的北京大學、法國HEC高等商學院以及國大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共同開設雙學位課程。學生可以獲得兩所名校的學位,並享受就業機會與資源。
不過雙學位課程與大家常見的交換生項目不同。雙學位課程可獲得兩家大學的畢業證,也同時成為兩家大學的正式校友。所以,入學要求也更加嚴格,必須通過兩個學校的面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