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新加坡官宣說:
科興疫苗等世界衛生批准的其他疫苗接種者,在新加坡將被視作「完全接種者」。
這話既然能這麼說。
那就意味著打科興滿14天並且取得證明的人,跟打輝瑞、莫德納疫苗的人,同等享有下館子5人吃飯的權利。
可問題是,竟然有打科興疫苗的網友去吃飯,被攔在門口不讓進了。。。
部分餐館不承認科興接種證明
網友吃飯被攔在門外
8月6號,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官宣科興疫苗接種者會被視作完全接種者。

衛生部官網上也列出了完全接種者的權利。
任何一個在新加坡打完2針科興滿14天的人,下邊這張表圈出來的事情都可以做

即最起碼享有這些權利:
5個人一起吃飯,參加多達500人的結婚典禮,多達250人的結婚註冊儀式,參加最多500人的宗教禮拜服務,參加多達500人的現場表演活動。
其中特別是對於5人堂食這一點。
當局額外解釋現在出門吃飯要怎麼跟商家證明自己已接種:
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 APP)和保健資訊網(HealthHub)的APP都能找到疫苗接種記錄,進餐館前給商家檢查就行。

目前科興疫苗的記錄,暫時只能在HealthHub APP或者網站上找到。
通常是這個版本的

什麼時候,證明才能同步更新到合力追蹤APP上? 有網友問合力追蹤的工作人員,對方說最快月底可以更新。
那麼就等於,現在打科興的人要下館子吃飯,只能出示HealthHub上的證明。
關鍵就在於這裡。
竟然有的商家不認這個證明!
他們表示只看合力追蹤APP上的此疫苗接種狀態

搞什麼?
打完科興的網友想著跟朋友跟家人出門吃頓飯,再加上昨天還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可能聚餐的人會更多一點。
結果到門口人家不讓你進了。
出示證明也沒用,當場凌亂。

內心忍不住一萬匹XX馬在狂奔。
在新加坡接種中國疫苗的經歷真一波三折。要麼明明打了疫苗,卻不被看做已接種者。
要麼被承認是接種者了,拿著證明去吃飯還得不到跟輝瑞、莫德納疫苗同等待遇。
不止是一個網友碰到一個商家這樣做。
而是一波人,不同商家。
興高采烈出門想著搓一頓,結果無情被拒。飯吃不成沒關係,您不做我生意我可以找別地。
重點是心情給糟蹋了

不過這裡要注意。
不是全部商家都不承認科興接種證明,只是部分商家自己選擇這麼做罷了。
有網友碰了一鼻子灰之後去了另外一家店,人家是歡迎的。
並且遵從當局的意思,承認HealthHub的科興接種證明,允許讓顧客2人以上最多5人用餐。
所以,為什麼會出現部分商家拒絕已打完科興14天的顧客?
有小夥伴們猜測可能新措施剛進行,所以商家這塊準備有點亂,當局的意思理解不到位。
也有的覺得,純粹就是搞區別待遇。

所以在月底合力追蹤更新證明之前,想出門下館子吃飯的科興網友們,這兩點建議考慮下:
打完2針科興疫苗滿14天了嗎
可以先致電餐館看接不接受healthhub證明,避免閉門羹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現在外邊還有隱藏的傳播風險,不出門吃飯也沒什麼。
這幾天,新加坡的疫情確實有了新趨勢。來看看
兩周7起新冠死亡,家屬追悔莫及 已有216名學生感染
近期新加坡的疫情,這兩個正在發生的事情讓人尤為在意:
1)更多高齡重症患者死亡
2)越來越多12歲以下兒童中招感染
咱們分別看看情況。
(新加坡最新重症病例及年齡分布情況)

情況一:更多高齡重症患者死亡,家屬懊悔
進入8月這兩周內,已有7人重症死亡。他們的疫苗接種狀態跟死因如下:
1)34歲烏克蘭籍船員(第38起死亡)
疫苗:未接種
死因:死於新冠併發症
症狀:出現發燒、咳嗽和昏睡症狀
確診到死亡:0天(8月1號確診,當天死亡)
2)58歲新加坡籍婦女(第39起死亡)
疫苗:未接種
死因:死於新冠併發症
症狀:無透露
確診到死亡:5天(7月29號確診,8月2號死亡)

3)79歲新加坡籍男子(第40起死亡)
疫苗:未接種
死因:無透露,但有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高血壓的基礎病
症狀:呼吸急促和低血壓
確診到死亡:0天(8月4號確診,當天死亡)
4)63歲新加坡籍男子(第41起死亡)
疫苗:未接種
死因:無透露,但有心臟疾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症
症狀:發燒和咳嗽,送醫前曾暈倒
確診到死亡:0天(8月5號死亡後確診感染新冠)
5)80歲新加坡籍女子(第42起死亡)
疫苗:未接種
死因:無透露,但有糖尿病、高血壓和心房顫動病史
症狀:7月21號就有症狀,具體無透露
確診到死亡:16天(7月23號確診,8月7號死亡)

6)69歲新加坡籍男子(第43起死亡)
疫苗:未接種
死因:新冠併發症,有中風、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疾病
症狀:7月28號就有症狀
確診到死亡:14天(7月29號確診,8月11號死亡)
7)84歲新加坡籍男子(第44起死亡)
疫苗:未接種
死因:新冠併發症,有癌症、缺血性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症病史
症狀:7月28號就有症狀
確診到死亡:16天(7月29號確診,8月13號死亡)
綜上,近期新冠死亡病例都有這些特點:
先是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確診之後病情兇猛,高齡且有基礎病,沒有接種疫苗。
而上述第5起死亡病例,80歲的婦女似乎原本是有機會可以逃過死亡魔爪。

老人的情況是這樣:5月有疫苗可以打,她覺得不用著急去,而子女們也這麼認為。
一直拖到7月底,子女們也給她預約接種疫苗。可命運開了玩笑,老人在7月23號就感染了病毒。
還沒來得及去接種,就先住了院。而這一住,再也沒出來。
老人去世是8月7號,前一天6號她的子女去醫院看她,當時都認為母親很快就能痊癒出院。
然而7號早上9點20分,子女接到醫院的病情惡化通知。
不等他們反應,10分鐘後接到第二通電話,老人已經走了。

來源:海峽時報
現在這家人很後悔:
「當時應該帶她快快去打疫苗,但我們自己也不覺得事情緊迫,結果成了我最大的遺憾。」
截止到前天,新加坡還有超過11萬5000名高齡老人沒有接種疫苗。
情況二:越來越多12歲以下兒童中招感染
過去一周除了死亡病例,連續兩個幼兒園驚現感染群的情況也很扎眼。

兩個幼兒園感染群總計確診22人。
其中至少一半確診病例都是兒童。
這種情況引起了一部分家長的擔心。前天現任教育部長陳振聲特地在臉書上帖文解釋:
過去三個月內,總計學生確診216名。其中103個是小學生,多數都是被家人傳染的。

來源:陳振聲臉書 現在當局採取的策略是: 給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同班同學,或參加同一個課外活動的學生放缺席假或隔離。
綜合來看現在的情形成了這樣:新冠病毒找上了新加坡的弱勢群體。
那麼這部分沒有接種疫苗的人應該怎麼辦?
總理夫人何晶今早發文,透露了幾個重要信息。
總理夫人發文:不要泄氣!
下周起,新加坡有這些新變化
昨早,新加坡總理夫人轉發了一篇名為「新冠要如何才能結束」的文章。
文章主要是說,新冠病毒陰魂不散,當我們以為它要結束的時候,德爾塔來了。
同時還覺得,完全消滅新冠是種幻想。

那麼新冠大流行要怎麼結束?
該文章作者是認為新冠無法以被消滅為結尾。
那麼除了疫苗以外,還可以考慮同時兼施其他措施,讓它從某種意義上結束:
比如定期做檢測、污水廢水檢測、基因測序等,防範新的變異病毒或感染;
改善建築物的通風情況;
工作場所實行帶薪休假措施;
學校也要給感染學生放假等等。
這些措施,新加坡的小夥伴們可能覺得不陌生。有一些是當局現在已經在做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