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等24集團國會晤,或共同開放邊境
4月7日,新加坡副總理、財政部長王瑞傑參與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視訊會議後,在社交網站Facebook貼文,透露會上的談話內容。
王瑞傑說,各國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應共同努力開放邊境,並做好更多準備,應付未來的大流行病。
他表示,各國眼前的首要任務是遏制2019冠狀病毒的傳播,但也應該放眼長遠。
王瑞傑指出,雖然大規模的財政和貨幣援助措施協助穩定了全球經濟,但各國還必須應對疫情加劇的長期結構性挑戰,如:氣候變化。各國也必須為未來的大流行病做準備。
他表示,新加坡承諾為重新設立的二十國集團可持續金融研究小組做出貢獻。小組由中國和美國共同領導。

(圖:來源自網絡)
抗疫旅遊消費券計劃不變
新加坡旅遊局正加大營銷力度,鼓勵更多當地居民使用「重新探索新加坡」旅遊消費券,但沒有計劃改變消費券兌換的基本機制。
截至上個月28日,仍有大約四分之三或220萬名國人未兌換「重新探索新加坡」消費券,而新加坡目前並不打算展延6月30日的使用期限。
據悉,當地居民對必須在五個不同的預訂平台上,篩選旅遊產品帶來的複雜性和不便表示擔憂,他們在網上預訂時還遇到了其他問題。也有人表示,對那些不熟悉科技的人,尤其是年長者來說,在網上兌換可能讓他們感到害怕。
新加坡旅遊局已加大營銷力度,以提高消費券的兌換率。上個月,消費券的使用率出現了「健康增長」。雖然3月學校假期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這一趨勢仍在持續。

(圖:來源自網絡)
日本和印度尼西亞先後發現新變異病毒株,對疫苗更具抵抗力
日前,日本和印度尼西亞先後發現新的變異病毒株,引發現有疫苗或無法產生保護作用的揣測。
日本東京一家醫院上個月在進行檢測時,在14名冠狀病毒確診病患里,發現10人的病毒樣本中出現了一種名為E484K的突變。這種突變被一些科學家稱之為「Eek」,而專家也擔心這種新的毒株或會降低疫苗保護作用。
4月6日,印度尼西亞也出現首起E484K變異病毒株的確診病例。然而,當地政府指出,該國目前所使用的冠病疫苗能夠抵抗這種變種病毒。
目前這名病患已經康復,其密切接觸者也沒有受到感染。
傳染病專家表示,儘管新的病毒株似乎對疫苗更具抵抗力,但接種疫苗仍有助於防止這類病毒進一步傳播。

(圖:來源自網絡)
Rophi Clinic傳染病專科高級顧問醫生林麗明說,目前「Eek」變異病毒株已經在全球多地被發現。自冠病去年年初開始在世界各地傳播以來,幾個月內就出現不同毒株,而在東京發現的「Eek」碰巧與在南非和巴西發現的毒株相同。
林麗明也表示,「Eek」變異病毒株看似更具傳染性。
不過,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亞太學會會長淡馬亞(Paul Tambyah)教授指出,截至目前,尚不確定E484K變體是否會降低疫苗保護作用。
他說:「臨床試驗中的數字很小,而事實是E484K突變出現在疫苗推出之前(去年年底),這表明突變並不是因為對接種疫苗產生反應。」
杜克-國大醫學院新興傳染病項目的史密斯教授(Gavin Smith)透露,當病毒自我複製時,它會產生許多不同的突變,但只有那些能夠在人群中進一步傳播的病毒才能存活。
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傳染病系主任許勵揚副教授表示,「Eek」變異病毒株導致病毒更好地附著在人體細胞中的目標上。這意味著病毒可以「在有限的程度上」,避開那些之前感染過或接種過疫苗的人產生的抗體。
不過,他說:「雖然可能無法完全預防感染疾病,但事先接種疫苗或是受感染的人仍可能在相當大程度上受到保護,不受『Eek』變異病毒株的感染。」

(圖:來源自網絡)
儘管如此,專家認為,無論病毒突變與否,接種疫苗仍至關重要。即使(新毒株)降低了疫苗的效力,有新的證據表明,疫苗也能減緩病毒的傳播。可能會產生更少的(病毒脫落),因此隨後傳播的可能性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