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近兩年的疫情加速了數碼科技的發展,使得數碼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已經制定工業轉型藍圖的23個行業都需要員工掌握數碼技能,其中絕大多數是不需要專業或者先進電腦技能的「輕科技」職位。
精深技能發展局前天(12月8日)上午首次發布《未來經濟技能需求》(Skills Demand for the Future Economy)報告書,探討數碼、綠色和關護三個高增長領域未來最可能需要的20個「優先技能」,指出相應的就業機會,以及為求職者提供培訓建議。
根據報告,數碼領域的工作可以大致分為應用科技完成工作的「輕科技」崗位,以及藉助專門資訊科技技能完成複雜工作的「重科技」職位。目前屬於「輕科技」的職位超過800個,「重科技」的則有300多個。

精深技能發展局第一次發布《未來經濟技能需求》報告書,探討數碼、綠色和關護三個高增長領域未來最可能需要的20個「優先技能」。(檔案照)
在「輕科技」職位中,有三分之二需要就業者具備三大優先技能,包括科技應用能力、數據分析能力,以及市場趨勢研究能力;相關職位包括數據分析員、數碼營銷分析師,和客戶評估員。
「重科技」崗位則偏重於技術開發能力、數據工程技能,以及物聯網管理能力,職位包括為資訊科技、媒體、航空和陸路交通等領域提供支援的軟體與人工智慧工程師,以及數碼科學家,這些職位在全球都有很高的需求。
綠色經濟領域指的是在生活、工作和追求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也兼顧環境保護以及資源的高效率和可持續利用,涵蓋17個領域中超過450個職位。
精深局指出,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減碳、使用替代能源和減少垃圾,許多企業會通過採納綠色科技和生產過程來加強綠化的努力,「製造業、建築環境、資訊科技和金融服務等領域都會出現對這類技能的需求」。
關護經濟則是指為人們提供看護、支援和教育服務的工作領域,涉及職業包括醫護、社區看護,以及各年齡層的教育與培訓。
陳振聲:要保持領先須終身學習和企業轉型
精深局引述世界經濟論壇去年發布的一項報告說,到2022年,新興專業領域當中近四成的職缺將來自這個領域,冠病疫情以及全球人口老齡化,也為這些工作提供了增長動力。
前天為報告書主持發布儀式的教育部長陳振聲說,人們今天掌握的技能,在未來會變得無關緊要,終身學習和企業轉型是保持敏捷度和適應性的關鍵,有了這些條件,人們才能在工作變革加快的情況下保持領先地位。
他強調,人們須不斷接受再培訓和提升技能,掌握職場出現的新技術和工具,並具備在增長領域尋求發展機會的能力,提供培訓者也要及時更新他們的培訓課程,跟上最新的行業發展趨勢,並不斷改進培訓方式,滿足成人學習者的需求。陳振聲提醒:
「僱主也要靈活調整商業模式,以抓住新趨勢帶來的契機。為此,他們必須更積極投資於員工和管理團隊的技能發展。」
精深局局長陳谷炎說,他希望個人和企業都能利用這份報告評估自己的技能需要,為將來做好準備。
記者:陳可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