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專家也強調
「X病毒」疫情可能爆發
新加坡權威病毒學家王林發表示,未知的「X病毒」引發下一場全球疫情是遲早的事,而新冠病毒是最有可能的導致原因之一。
所謂「X病毒」,是指在未來可能出現的一種未知病毒,傳播力強,毒性強,很容易變異,將對人類社會形成新的挑戰。

(圖源pixabay)
11月1日,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新發傳染病研究項目教授王林發出席了由《海峽時報》舉辦的首屆亞洲未來峰會,在會議上王教授提出了流感、麻疹和新冠病毒是最有可能引起下一個全球疫情的三種病毒。
其中新冠病毒因為不可預測的變種並且會快速地大規模傳播,即使症狀比其他兩種病毒輕微,卻依然非常危險。
根據王林發在2020年的預測,這次的新冠疫情不會是最後一次。2030年之前,另一種冠狀病毒可能再次出現。
他也曾經在2013年底提醒大家,世界在10年內會出現新的冠狀病毒。而在2019年底,新冠疫情出現了。
同樣地,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不止一次提到世界將來會出現一種新病毒,它傳播力強、毒性烈,而且更容易變異。
2020年9月2日抗疫如火如荼之際,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在國會發表施政演辭時指出,「過去17年來,人們經歷了沙斯、H1N1流感、MERS、伊波拉等病毒的侵襲。
但是,另一個致命、具高度傳染性且更易變異的『X疾病』遲早會出現,而新加坡必須從冠病疫情中汲取經驗,做好萬全準備應對。」
2022年4月24日,在出席新加坡中央醫院活動時,李顯龍再次提到「X病毒「。他說,總有一天我們會遭遇「X病毒「——它傳播力強、毒性烈、非常容易變異。
王林發教授認為,現代人類活動是導致病毒大規模傳播的起因。日後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首先要加強偵查人口和動物群體,儘早發現新型病毒。
第二是警示人們還是要注意病毒的防護,發現了病毒要提早通報和管控,防止疫情的蔓延。
此外,王林發教授表示提前研發出對抗各類病毒的疫苗和治療方法,才是防止疫情最強有力的辦法。

王林發,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新發傳染病研究項目教授。他曾經擔任武漢病毒所客座研究員、新發傳染病中心科學顧問委員會主任,並於2010年當選為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2021年,王林發獲新加坡總統頒發「總統科學獎「。王林發1982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生物系,1986年獲美國戴維斯加州大學生物化學、分子化學博士學位。
李顯龍:
為了應對「X病毒」
新加坡需早做準備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病毒的防護上也有相同看法。
他說,新冠疫情已經讓許多國家疲於奔命,人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未來數十年內,完全有可能出現一種比新冠病毒更為致命、傳染更快的病毒,橫掃全球。
正因如此,新加坡必須及早準備,盡力準備,維持卓越的醫療水準,加強對公共衛生的重視,為醫護人員提供支持和提升專業技能,定期調整醫護人員的待遇,拓展醫療基礎設施。

(圖源:新加坡中央醫院)
新加坡將在2030年之前,增設九家綜合診療所,以及六家急症和社區醫院。
新加坡也將深化過去20年來建立起的研發能力和生物醫學專才,並與其他國家的專家和研究人員展開合作與交流。
只有這樣,當這個X病毒最終來襲時,新加坡可以啟動快速、有效的應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