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跨島線第一階段建築工程正式展開


地鐵跨島線第一階段的建築工程正式展開
地鐵跨島線第一階段的建築工程正式展開。交通部長易華仁在跨島線第一階段的動土儀式上說,預計跨島線在2030年投入運作後,每日的乘客量可達到超過60萬人次,並逐步增加到100多萬人次。跨島線一開始將使用六節車廂的地鐵,過後再採納八節車廂地鐵來應付需求
地鐵跨島線第一階段的建築工程正式展開。
交通部長易華仁在跨島線第一階段的動土儀式上說,預計,跨島線在2030年投入運作後,乘客量可達到超過60萬人次,並增加到100多萬人次。跨島線一開始將使用六節車廂的地鐵,之後將逐步增加到八節車廂地鐵來應付需求。
易華仁表示,幾乎半數的跨島線地鐵站是轉換站,同其他地鐵站銜接,因此乘客的乘車時間會更短,例如:住在新民的居民從光明山站前往巴西立東站所需的時間,將從80分鐘減少超過一半,到30分鐘。
在建築工程當面,易華仁說,長達50多公里的跨島線是本地最長的地下地鐵線。由於地鐵站貫穿全島,工作人員需要在不同性質的泥土中開鑿隧道,他們將使用特別機器,並加強安全措施,確保員工的安全。建造工程也採用最新科技,例如:增強現實(Augment reality)技術來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易華仁也談及南北和東西地鐵線更新主要系統的進展。到目前為止,八成的電力系統已經更新,替換了63個站的1050公里的電纜和設備。超過九成的電路軌道也已經獲得更新。預計,多數主要系統的更新工程將在今年內完成。
另外,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在Facebook上表示,跨島線和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為碧山和大巴窯居民的第一和最後一里路的銜接帶來更大的便利。
除了新的地鐵線,還將有更寬的步行和騎行通道,以及沿新民道優先暢行廊道的巴士專用道。居民因此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連接到地鐵站、碧山-宏茂橋公園、愛同小學和諾雅初級學院(Eunoia Junior College)。
徐芳達說,將繼續與市區重建局(URA)和其他機構討論在光明山地鐵站周圍發展商業和社區服務的計劃,以使通勤者和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受益。

(圖:余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