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落實「雙減」政策,要求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而新加坡家長卻未必希望新加坡能實行類似的政策,禁止與考試科目相關的學科類補習,以緩解學生的課業壓力。
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者家中有孩子正在接受補習,其中67%花在一名孩子的每月補習開銷超過400新幣。
孩子用在補習的時間也不少,約三分之一(34.1%)的孩子每周補習時間超過五小時,近半數(49.5%)介於二至五小時,僅16.5%每周補習少於兩小時。
此外,調查結果顯示,78.4%受訪者的家中有孩子正接受補習,13.8%曾經補習,僅7.8%從未補習。
讓孩子補習的受訪者中,56%選擇補習中心,14.3%選了私人家庭補習,其餘29.7%則兩種補習方式同時進行。
新加坡家長的看法
多數受訪者反映,他們擔心孩子若沒有補習,成績很可能退步。不少家長也指出,學校現有的師生比例是一名教師對至少30名學生,教師可能無法照顧每個孩子的個別需求,讓孩子補習可以確保他們能跟上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
相反的,在從未讓孩子補習,以及曾讓孩子補習但目前已不這麼做的25名家長中,有64%的家長支持禁止與考試科目相關的學科類補習。
與此同時,也有受訪家長指出,禁止補習能減少學生對補習的依賴和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這也有助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培養課業以外的興趣。
受訪家長沒有讓孩子補習的首三個原因是希望孩子能快樂學習和成長,而不是把成績看得太重;補習成本過高;以及因為孩子已長大所以沒有補習的需要。

新加坡教育專家的看法
對於多數家長反對禁止學科類補習,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副教授陳英泰博士不感到意外。
陳英泰指出,教育部近年推行多項措施減少考試壓力及淡化對分數的重視,但補習仍盛行,顯示社會風氣和家長心態一時之間還未能轉變。
「要在本地全面禁止學科類補習不容易。畢竟獲政府支持的自助團體也為弱勢家庭孩子開辦補習班,顯示政府正視這方面的需求。我們也很難定義誰更需要補習,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更不上進度所以得補習;有家長則認為孩子須補習才能維持好成績。」
家長應對
為了減少對學業成績的過度重視,並騰出更多時間讓學生探索學習樂趣,新加坡中小學所有年級從今年起,全面取消年中考試。
但許多家長感到擔憂,認為孩子需要更多訓練來熟練掌握考試流程、答題技巧和時間管理。這也推動了補習中心「模擬年中考」的需求。

補習中心表示試卷難度高於小六會考,由前教育部教師設計。考生之後會獲得詳細得分,考生和家長可以參與隨後的考卷解析和答題技巧講解。補習中心還表示,考生通過模擬考也可以評估自己在不同學校考生中的水平。
許多家長認為取消年中考試帶來的壓力太大,希望補習中心舉辦模擬考試,填補學校取消年中考試的空白,減輕考生的考試焦慮。
教育部強調,考試只是教師和學生檢測學習進度的許多方式之一。教師也可以通過定期作業、課堂測試以及與學生的互動來檢測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掌握情況。學生可以從這些練習中獲得有效和及時的反饋,以改進學習。教師也可以通過調整教學方法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