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如此平常,充滿童真回憶的照片,在新加坡居然上了熱搜,引來無數網友議論寶寶的小屁屁...

新加坡大巴窯一阿嬤讓一歲孫子穿著開襠褲,下體和臀部外露到處走,被人拍照放上網,引發熱議。
初始,是有網友在網上分享照片,指一名阿嬤每天傍晚都會帶著小孫子在大巴窯7巷第17座與第18座組屋樓下的咖啡店和花園走動,小孩還會隨地大小便,面對其他居民的勸阻阿嬤也不聽。
不過,後來證實,阿嬤每次都是帶孫子回家上廁所,附近商家居民也否認了網友這一說法。

但圍繞著小寶寶小屁屁外的這條開襠褲的話題卻再也繞不開,網上口水仗四起...
一條開襠褲,在新加坡咋就這麼受關注類?
這在國內是很正常的事兒,難道...
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
在新加坡,公共場合裸露身體是違法行為。
不過,有律師指出——
孩童露屁屁其實並不違法。如果真的隨地大小,那才會受到處罰,面臨高達1000新幣的罰款。

在國外,特別是西方國家是沒有開襠褲的!
比如德國!
很多年前,中國醫護工作者去德國學習考察,發現一件很令他們不解的事:德國所有的嬰幼兒用品店都沒有嬰兒開襠褲賣,一律是封襠的。遂很好奇地問接待他們的主辦人員為什麼沒有,這樣很不方便料理小嬰兒的排泄物啊。
得到的回答是簡單的一句話「因為嬰兒也是人」。因為嬰兒也是人,所以我們要尊重他,不要因為他小,以為他什麼都不懂就可以隨便對待。其後果就是他不會懂得自尊,也不會尊重別人。
所以西方孩子的似乎沒有見過小男孩露「把兒」的,都是包著大大的紙尿褲,和國內拍的露著小鳥的小男孩一樣的童真無邪一樣的留下了美好的瞬間...

其實,在國內開襠褲這幾年一直被譽為「育兒陋習」,很多專家攻擊開襠褲,理由包括不衛生,容易讓小寶寶受涼,也不安全等等。
所以,自從西方的紙尿褲進入國內以來,現在的父母移情於紙尿褲了。和紙尿褲相比,開襠褲的各種不健康的缺點被放大了,一時間,淘汰開襠褲的觀念似乎成為了人們的共識。
但是,近年來,西方各國卻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紙尿褲,方便是方便,隨用隨棄。可造成的浪費太嚴重了。像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14億的國家,一年要消費200億條紙尿褲,相當於350萬噸垃圾,嚴重污染了地球環境。
中國循環使用的尿布和開襠褲救進入了歐美人的視野里。歐美國家開始發起了循環使用尿布的運動,在英國和美國,還出現一種所謂的「排泄溝通」育兒法,人氣很旺。

堅持這樣做的父母,在嬰兒出生起就不穿紙尿褲,並開始接受上廁所的訓練。父母們需要密切觀察小寶寶,一有「異常」,立刻帶去衛生間,小寶寶會用自己的言語和行為方式和父母溝通,父母們呢,也要努力去理解。
據說這種環保運動的靈感就來自中國寶寶穿的「開襠褲」以及大人給孩子「把尿」的傳統,中國的開襠褲大有走出國門之勢。
看一下看襠褲的利弊吧!
利——
1、給寶寶把尿和換紙尿褲方便;
2、給家人帶來便利,減少因照顧上的疏忽帶來的不利影響。
3、不想寶寶pp被捂紅,透氣性更好的開襠褲似乎是不錯的選擇等。
逼:
1、易感染細菌
地面上細菌或寄生蟲卵有可能從寶寶的肛門、尿道以及傷口侵入體內,令寶寶得蛔蟲病、鉤蟲病等。
如果是女寶寶的話,由於沒有布料的遮擋,細菌會侵入外陰,讓寶寶得陰道炎、滴蟲病。
2、容易致使外生殖器受傷
寶寶好動,喜歡在地上爬來爬去,這樣很容易碰破或者磨傷外生殖器肌膚。
3、寶寶易受涼
穿開襠褲會使寶寶pp裸露在外邊,容易前後通風,使冷風直接灌入寶寶腰腹部和大腿根部。
特別是冬天易著涼,造成感冒或腹瀉。
4、不利於訓練排便
穿開襠褲的寶寶蹲下就可以大小便,時間長了,寶寶自主脫褲的意識會逐漸下降,從而導致穿閉襠褲時寶寶不會脫褲子大小便。
5、不尊重寶寶的隱私
將寶寶的私處裸露在外,不利於孩子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從而導致寶寶對性方面的認識很弱。

對此,各位圈友怎麼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