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最新數據顯示,隨著骨痛熱症病例的持續增加,椰子殼意外成為伊蚊滋生的新場所。目前,全島共有75個活躍的骨痛熱症感染區,其中13個感染區的病例數超過10起,被標記為高風險的"黑區"。

特別是在裕廊西和坎貝拉地區,環境局在椰子殼中發現了伊蚊滋生的跡象。截至7月19日,裕廊西1道、2道和42街累計報告了101起病例,坎貝拉地區也有12起病例,椰子殼是這些地區的伊蚊滋生地之一。
環境局提醒公眾,目前對骨痛熱症病毒的免疫力普遍較低,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病例數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激增。因此,公眾應儘量避免蚊蟲叮咬,及時清理家中積水,尤其是花盆和容器周圍。外出時,尤其是在花園或建築工地附近,應使用驅蚊貼片或驅蚊劑。
此外,當局還呼籲民眾,如果出現發燒、肌肉疼痛等骨痛熱症症狀,應及時就醫。同時,新加坡正在擴大伊蚊絕育計劃,預計明年將建成第三個產蚊廠,以進一步控制伊蚊數量。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將繼續密切監測骨痛熱症疫情,並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公眾健康。同時,也呼籲每位公民積極參與防蚊行動,共同抗擊這一公共衛生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