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零售市場迎來重大變動,新加坡第二上市的 DFI 零售集團(DFI Retail)以 1 億 2500 萬元的價格,將旗下冷藏公司(Cold Storage)和巨人超市(Giant)等超市業務售予馬來西亞零售集團 Macrovalue。這一交易不僅引發行業關注,也讓 Macrovalue 走進大眾視野,人們不禁好奇,這家新興零售集團究竟有何來歷,其背後掌控者又有著怎樣的商業故事?

Macrovalue:崛起於區域的零售新勢力
Macrovalue 成立於 2022 年,創辦人是馬來西亞零售界頗具影響力的商人林躂鏹和葉慶法。2023 年,Macrovalue 便展現出其在零售領域的擴張野心,向 DFI 零售收購了 GCH Retail 集團,而該集團在馬來西亞經營著冷藏公司、巨人超市以及高檔超市 Mercato(類似新加坡的 CS Fresh)等業務。
據馬來西亞媒體 The Edge 報道,收購完成後,Macrovalue 對旗下霸級超市進行了大膽革新,將其轉變為 Giant Malls 模式,通過調整產品組合,提供更實惠的價格,成功在馬來西亞市場站穩腳跟。目前,Macrovalue 在馬來西亞已擁有 38 間巨人超市、兩間冷藏公司和 11 間 Mercato 超市,業務版圖持續擴張。

此次收購新加坡超市業務,對 Macrovalue 而言是進一步拓展區域影響力的關鍵舉措。DFI 零售集團在星期一(3 月 24 日)發布的文告中指出,Macrovalue 是集團值得信賴且熟悉的合作夥伴,其在馬來西亞經營和發展巨人超市與冷藏公司品牌時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
DFI 零售總裁貝思哲(Scott Price)評價道,Macrovalue 憑藉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整合後的更大規模與採購能力,有望為新加坡食品業務開啟新的增長篇章,實現更高效率,為消費者創造更大價值,這是僅在新加坡開展業務的零售商難以企及的優勢。
林躂鏹:律師轉身,零售界的傳奇締造者
Macrovalue 創辦人之一林躂鏹(68 歲)出生於檳城,作為馬來西亞知名企業家,他的職業軌跡充滿戲劇性。林躂鏹在英國卡迪夫大學獲得法律學位後,最初加入父親的律師行。然而,家族與零售業的淵源,悄然在他心中埋下了對零售事業嚮往的種子 —— 他的父親生前曾在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加馬超市(GAMA supermarket)擔任董事。
2000 年,林躂鏹正式進軍零售業務,對加馬超市進行投資。此後,他在零售領域的商業才能逐漸展露。2002 年,當時身為吉隆坡崇光百貨(SOGO)律師的林躂鏹,主導了管理層收購計劃(management buyout),成功買下陷入困境的崇光百貨,並憑藉卓越的商業策略使其扭虧為盈。
不僅如此,他還將日本高檔百貨店西武(SEIBU)引入馬來西亞,進一步豐富了當地的零售業態,成為馬來西亞零售界的標誌性人物,如今他還擔任著馬來西亞零售商公會(MRA)主席一職。
談及此次收購新加坡超市業務,林躂鏹於星期二(25 日)接受本地媒體訪問時,笑稱自己是 「半個新加坡人」。原來,他小時候曾隨父母在新加坡居住,那時便常去冷藏公司購物,其母親家族更是從香港移民至新加坡,這份特殊的情感聯結,或許也為 Macrovalue 此次布局新加坡增添了一份別樣的動力。
葉慶法:從基層起步,鑄就零售商業版圖
另一位創辦人葉慶法(66 歲)的零售生涯同樣精彩。1980 年,葉慶法踏入零售業,在馬來西亞的 Yu Yi 超市積累了運營、物流和客服等多方面的寶貴經驗。1987 年經濟危機期間,市場低迷,但葉慶法卻從中敏銳地捕捉到了機遇。1988 年,他推出自家品牌超市,開啟了創業征程。
此後,葉慶法的商業版圖不斷拓展。1994 年,他將業務延伸至設計和建造承包領域,為主要零售商提供店鋪裝修、施工和設計服務,進一步加深了與零售行業的緊密聯繫。2000 年,葉慶法進軍房地產發展業務,打造了森美蘭的購物中心 Nilai 9 Avenue,該項目包含一個霸級超市,再次展現了他在商業領域多元化發展的戰略眼光。
此次 Macrovalue 收購新加坡冷藏公司和巨人超市業務,對於葉慶法而言,是其商業事業在區域擴張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憑藉過往豐富的行業經驗,他與林躂鏹將攜手帶領 Macrovalue 在新加坡零售市場探索新的發展路徑,為本地消費者帶來更多元化的購物體驗。
隨著 Macrovalue 接手新加坡的超市業務,其在區域零售市場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林躂鏹與葉慶法這兩位經驗豐富的零售業者,能否憑藉自身的商業智慧與過往成功經驗,在新加坡複製馬來西亞的成功模式,為冷藏公司和巨人超市注入新的活力,值得業界持續關注。而新加坡消費者也有望在這一變革中,享受到更優質、實惠的商品與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