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天宣布:減免考試!真的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嗎?
大家是不是還沉浸在昨天小六會考的緊張氣氛中沒有緩過神來?畢竟新加坡實行層層分流的教育模式,俗稱小六會考的小學畢業離校考試(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簡稱PLSE)甚至比中國的高考更殘酷,「一考定終身」可不是開玩笑的,每個孩子和家長都如臨大敵,不敢掉以輕心。
正當大家被考試壓得喘不上來氣的時候,沒想到,今天教育部出了一個重磅好消息:從明年開始,小一和小二將不再有測驗考試,中一生的年中考試也將取消!小三、小五和中三生也別急,等2020或2021年起,也將取消年中考試!
取消哪些學生的考試?
教育部今早召開記者會,部長王乙康表示,明年開始,小一、小二免去包括年底測驗在內的所有計分測驗!老師可以通過作業、課堂活動和不計分的小測驗來檢查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學習效果。中一的學生也省了年中測試,但還要應對年底的考試。2020至2021年,處於過渡階段的小三、小五和中三生也將免去年中考試。省了焦頭爛額地準備考試的時間,這樣就會有更多時間來適應新的科目和更高的要求。

另外教育部還規定,現在的小三至中四、中五學生仍要接受需要計分的評測,但一學期只能有一個測試,包括小測試、分組作業、呈現報告在內。
真的減輕很大壓力,節省很多時間啊!
會讓許多學生感到更高興的一條是,以後學生拿回的成績單上也不會再顯示班級和年級名次、同級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等,但仍然會保留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現,包括品行、教師評語、體能記錄、參與的社區和課外活動等。

為什麼要取消小一、小二的考試?
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取消了小一的年中和年底考試、小二的年中考試。而在此之後,學校給出的反饋良好,過了八年,教育部覺得:是時候進一步減負了!全面取消小一、小二的所有計分考試,是大膽的,也是合理的嘗試。
教育部認為,對於低年級的孩子,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為他們建立學習的信心,增強學習的動力上,而不是整天為了備考而學習。

但現在學校的測驗太多,老師教導學生的時間和進行測驗的時間已經很不平衡,取消年中測試和平時的測試後,學校才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探索教學方法,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探索學習,引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讓老師和家長學會「放手」
減免考試只是一種手段,目的是為了引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能自主學習。為此,王乙康部長提醒,教師一定要學會「放手」,很多教師在放學後還會發WhatsApp給家長,列出一堆作業,讓家長確保孩子完成,工作繁忙的家長會因此感受到壓力,孩子在家長的緊迫盯人下更會加重壓力,完成作業都變成了一種負擔。而如果家長因此產生依賴,認為老師會每天提醒完成作業,哪一天老師不提醒,就不檢查孩子的作業了,這樣也會加重老師的負擔。大家都「超載」了!

不止是老師,家長也應該學會「放手」。很多孩子反應,其實學校給的壓力不大,但是周末,「狼爸虎媽」們還要占用孩子的休息時間,要求孩子去這裡、那裡補習,才會讓孩子覺得學習無趣。但是王乙康部長也沒有要求「禁止補習」,因為他也明白家長對孩子們的期望有多大,他只是希望可以「多給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間。」
沒有考試成績,助學金怎麼評?
但取消了成績評分之後,小一、小二的助學金該怎麼評選呢?
教育部指出,會結合學生的勤奮、好奇心、合作性和對學習、活動展現的熱情來評選助學金。
教育儲蓄優異助學金原本是給成績前25%、家庭總月收入不超過6900新元、或人均月收入不超過1725新元的新加坡公民學生,現在保留家庭條件的標準,學校可以自主選擇具有持續的良好學習態度的學生。大家覺得,這個選拔標準怎麼樣?
同樣,頒發給小二及以上年級的學生的教育儲蓄學業進步獎,目前是屬於成績前10%,品行良好的新加坡公民學生,明年的頒發條件少了成績為依託,學校將會自主選擇在學習態度上有明顯進步,並且沒有獲得教育儲蓄優異助學金的學生。
每年王乙康部長親自頒發兩千份助學金的時候,家長和孩子眼中都閃動著驕傲的光芒,從明年以後,助學金的評選會更加以孩子的個人品質為重,獲得助學金的孩子們會更加自豪吧!
取消考試後,學生會更愛學習?
在教育部宣布這項政策之前,早有一些中小學自行取消了部分年級的計分測驗和年中測試。
其中一所小學的校長認為,採用這種方法,老師會把時間更多地放在「應用教育」而不是「應試教育」上,學生因為平時沒有對分數的擔憂,學習不再是為了考試,課堂上變得更加敢於提問,年底考試的成績也有所提高。
學校每兩年還能空出三周的時間,讓學生到戶外學習。例如,學習數字的時候,讓學生分組後用尺子測量食堂桌椅的長寬,這不僅讓學生對數字更有實際的概念,還教會他們進行相互配合。學生們都很喜歡這樣的學習方法!比為了考試背公式有意思多了!
成績並不是全部!
教育部出台的這項制度恰恰是前段時間新加坡的明星們發起的活動「Life Beyond Grades」的體現。成績並不意味著一切,如果你能為自己喜歡的事情付出全部心血並且持續進步,相信總會有所收穫。學習也是一樣,當學習不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自己以後的發展,相信孩子會更加喜歡學習。

萬事通總結一下,這次調整的校本評估制度:
2019年起
1、全面取消小一和小二的計分測驗,包括小二年底考試。
2、中一學生無需參加年中考試。
3、小三至中五的學生,每個科目每學期只有一次計分測驗。此外還要進行年中和年底考試。
2020年或2021年之後
1、小三、小五、中三學生無需參加年中考試。
2019年以後成績冊不再顯示如下訊息
1、班級和年年級名次
2、班級和年級平均分數
3、同屆學生的最高分和最低分
4、在不及格科目的分數下畫線或標紅色
5、標明整體成績及格/不及格
6、每科平均積分
7、總分
8、中學低年級學生成績冊上的L1R5、L1R4、EMB3(包括英文、數學等成績最好的三個科目)、EMB1等成績
但仍會顯示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現,包括品行、教師評語、體能記錄、參與的社區和課外活動等。
萬事通還記得上學的時候最怕的就是考試,現在免去考試,對於孩子們來說肯定是一個好事,但是家長們可能會有喜有愁,雖然將會取消如上的考試,孩子的壓力小了,但是新加坡多得是「Kia Su」(怕輸)的家長,不久之後的小六會考的陰影仍然在前頭,大概多得是家長還是會拚命讓孩子上補習班吧!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