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養眼的「裝飾藝術」建築 你在新加坡可曾駐足多看一眼

2021年11月04日   •   1萬次閱讀

具有低調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的丹戎巴葛火車站。(海峽時報)

作者 徐子瓊

有聽過「裝飾藝術」(Art Deco)嗎?

「裝飾藝術」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於法國流行起來的一種視覺藝術、建築與設計風格。

「裝飾藝術」運動幾乎與歐洲的現代主義運動同時出現,因此裝飾藝術無論是材料的使用,還是設計的形式,都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

在上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裝飾風格的藝術設計面向的對象多是富裕的上層階級,因此採用的材料精緻、稀有、貴重,而且尤其強調裝飾別致優雅。這樣的風格也被移植到建築設計上,紐約市的克萊斯勒大廈(Chrysler Building)就是在國際上赫赫有名的「裝飾藝術」建築。

當時,興建這座77層摩天大樓的克萊斯勒汽車製造公司創建者沃爾特·P·克萊斯勒,要求建築師將大廈設計成看上去與汽車散熱器帽蓋相似的裝飾物。 這種裝飾藝術後來也來到新加坡,與本地一些戰前建築相結合,衍生出新加坡式的裝飾藝術建築(見下)。住在新加坡的你肯定有走過看過,覺得它們與眾不同;甚至在不經意路過時,還曾經駐足或回眸過。

丹戎巴葛火車站

(海峽時報)

丹戎巴葛火車站應該是新加坡最具代表性的裝飾藝術建築之一。

這座建於1932年的火車站是由塞爾維亞建築師伯特必次(D. S. Petrovitch)設計的,據說靈感來自芬蘭赫爾辛基的火車站。

丹戎巴葛火車站建於1932年。(海峽時報)

這個火車站的設計彙集了裝飾藝術的眾多元素:建築外觀和內部都採用大量花卉、幾何造型的裝飾以及英雄人物的肖像。要知道在當時,這樣的設計可謂獨樹一幟。

丹戎巴葛火車站建築內部有許多美輪美奐的裝飾壁畫。(海峽時報)

火車站的外牆以鋼筋水泥建造,正面柱子上的四尊雕像,是由義大利雕塑家Angangiolo Vannetti用大理石雕刻而成,分別代表農業、商業、交通和工業。

丹戎巴葛火車站外牆柱子上的四個大理石雕刻,分別代表農業、商業、交通和工業。(海峽時報 / 紅螞蟻製圖)

舊加冷機場

舊加冷機場的搭客大廈。(海峽時報)

加冷機場是新加坡首個民用機場,象徵著新加坡民航事業起步,由英殖民政府建造,1937年落成。時任總督塞西爾•克萊門蒂爵士曾宣布,要將加冷機場建造成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機場之一。因此加冷機場在當時也曾被譽為:

「大英帝國最好的機場」 如今,全球最好的機場之一已變成了樟宜機場,但舊加冷機場大廈的建築,依然是新加坡最優秀的裝飾藝術建築之一。

加冷機場落成後經歷了一段輝煌時期。(聯合早報)

機場是由當時首席建築師,弗蘭克·多靈頓·沃德(Frank Dorrington Ward)所帶領的團隊設計的。內部的欄杆和柱子,都有裝飾藝術的細節,也結合了早期的現代主義。

可惜的是,1955年巴耶利峇機場建成後,加冷機場就停止運作,它作為民用機場的使命。原來的搭客大廈被保留下來,在1960年至2009年之間,成為人民協會總部。人協搬離後,它就一直空置著。

舊加冷機場自人協搬離後,建築內部已陳舊不堪,但依然可看到裝飾藝術風格的欄杆和柱子。(聯合早報)

中峇魯戰前組屋

新加坡改良信託局建造的中峇魯戰前組屋外形有強烈的裝飾藝術風格,是新加坡一道養眼的風景。(海峽時報)

為改善當年新加坡人的居住環境,英殖民政府於1927年成立了新加坡改良信託局,開始建造居民樓。1936年至1941年期間,建築師阿爾弗雷德(Alfred G. Church)被委託為中峇魯設計住宅。

他的設計是一種被稱為流線型現代風格的修改形式,也是裝飾藝術運動晚期發展出來的設計形式。

中峇魯的這些四層樓組屋,又成為「馬蹄樓」。(聯合早報)

建築外牆沒有太多裝飾,主要利用屋子前的弧形樓梯、露台、圓形柱子等實用建設來表達美感。

(海峽時報)

國泰大廈

改造後的國泰大廈在門臉保留了原來的建築。(海峽時報)

國泰大廈的外立面有一個極具標示性的巨大豎向標識——Cathay,它曾經是新加坡最高的建築物。 國泰大廈的原建築,是由弗蘭克·布魯爾(Frank W. Brewer)所設計,不但是一座擁有裝飾藝術風格的大樓,同時也是新加坡第一座摩天樓、第一個裝有空調而且播放歐美電影的電影院。

(國家檔案館)

1939年落成的國泰大廈原是一座16層高的公寓樓,據說也是當時東南亞最高的建築。後來在1978年翻新後,只保留了建築正面。1999年投入一億新元重建,於2006年將前面的舊建築與後方的現代化玻璃建築結合為商住兩用的地產。

2006年落成的新國泰大廈。(海峽時報)

紅燈碼頭

紅燈碼頭原址,如今成了富麗敦海灣酒店美輪美奐的大堂。(聯合早報)

紅燈碼頭(Clifford Pier)是弗蘭克·多靈頓·沃德設計的另一個建築,位於新加坡河畔,是當年遠渡重洋的移民登陸的地方。

其英文名以海峽殖民地的總督克利福爵士(Sir Hugh Clifford)的名字命名,於1933年6月3日正式啟用。

後因碼頭建好後,安裝了一盞為船隻指明碼頭位置的大紅燈,因而被稱為「紅燈碼頭」。

紅燈碼頭原址。(海峽時報)

紅燈碼頭的裝飾藝術設計被描述為「整潔和簡單」,屋頂由多根混凝土拱形桁架承托,是上世紀30年代盛行的無柱建築結構的例子。

現在,紅燈碼頭已成了2010年開業的富麗敦海灣酒店(The Fullerton Bay Hotel)的大堂兼高檔餐飲區。

鳥瞰坐落於紅燈碼頭原址的富麗敦海灣酒店(The Fullerton Bay Hotel)。(聯合早報)

僑福廣場

坐落於武吉士地鐵站附近的僑福廣場,有著讓人一眼難忘的建築外觀。(海峽時報)

僑福廣場(Parkview Square)是裝飾藝術風格的現代詮釋,外牆糅合了花崗岩、漆藝、青銅與玻璃等裝飾元素,還被本地民眾親切地稱為「哥譚廣場」或「蝙蝠俠大樓」,因為它與哥譚市驚人地相似。

一走進僑福廣場大堂的Atlas酒吧,進入眼帘的都是奢華的裝飾藝術風格。(Atlas Bar)

這座融合了裝飾藝術和巴洛克元素的建築,是由美國James Adam設計公司和新加坡DP建築事務所聯合設計,靈感來自於紐約1929年落成的章寧大廈。

大馬德拉斯酒店

大馬德拉斯(The Great Madras)。(FARM Architects Pte Ltd)

位於小印度的大馬德拉斯酒店(The Great Madras)所在的建築,和中峇魯的戰前組屋一樣,是由新加坡改良信託於上世紀40年代建造的。

這座建築雖然被重新修復,但依然保留原有的建築結構與外觀。每層樓陽台的磚砌、上海的灰泥柱基和酒店後方標誌性的旋轉樓梯,都是最佳證明。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495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