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晟和興塑膠有限責任公司日前向欽州港海關申報進口一批新加坡原產線型低密度聚乙烯。根據中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稅款減讓31.7萬元。

「能減讓6.5%的關稅,實實在在降了成本。」公司外貿部莫經理說,去年他們累計申報進口了5135.2萬元的線型低密度聚乙烯,稅款減讓377.2萬元。除了中新自貿協定,企業還可根據需要選擇在中國—東協自貿區項下享受原產地政策優惠。
在欽州港2500公里外的天津港,來自新加坡的91.4萬噸潤滑油基礎油通關。按照中國—東協自貿區政策,埃克森美孚(天津)石油有限公司享受68萬元關稅減讓。業務負責人李經理說:「根據降稅安排,新加坡進口的潤滑油可享受零關稅,相比最惠國稅率6%,企業降低了負擔。」
作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成員國之一,新加坡與我國一直保持密切的經貿往來。2009年,中新自貿協定正式生效。而新加坡作為東協成員在中國—東協自貿區項下與我國互利互惠政策則始於2004年。

據海關統計,截至2020年,我國企業在中新自貿協定項下累計享惠進口565億元,獲稅款減讓114億元;中國—東協自貿區項下從新加坡累計享惠進口3984.1億元,獲稅款減讓266.7億元。同時,為出口企業簽發4.2萬份中新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涉及貨值123.6億元;簽發中國—東協自貿區項下輸往新加坡的原產地證書17.8萬份,貨值574億元。
去年新冠疫情暴發後,越來越多的企業享受到原產地電子聯網、原產地證書自助列印等便利化舉措帶來的便捷。2020年我國出口企業申領中新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3937份,貨值11.2億元,申領中國—東協自貿區項下輸往新加坡的原產地證書1.8萬份,貨值65.2億元。
「即使在疫情衝擊下,2020年我們仍對新加坡出口25批次,貨值42.4萬美元,與2019年基本持平。」巨石集團外貿部葉文聰說,自2013年開拓新加坡市場以來,該企業累計申領中新自貿協定優惠原產地證書286份,貨值603萬美元。
海關總署關稅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正加速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落地實施,中新雙方將在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經貿合作、深化互利關係,共同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來源:海關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