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治安好,安全。
那這裡憑什麼安全?
曾有外界對新加坡的安全模式做過了多種分析。普遍認為,一方面是因為新加坡人的教育好、素質好。
但更關鍵的一點是,新加坡的律法嚴峻,足以讓想犯罪的人三思而後行,往往打消念頭。

為了保證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維持新加坡的經濟的社會發展,新加坡在打擊反腐方面一直不遺餘力。
只要涉嫌接受賄賂,不管數額多大,政府對此都是「零容忍」,當事人將面臨嚴厲處罰。

不過,總有人不信邪選擇鋌而走險。
中國男子回國前,被查酒駕 賄賂過程大反轉!
本地某中國籍男子,在遇到問題時腦門一熱,居然拿出鈔票想要賄賂到警察。
最終,不僅原有的罪責並沒有減輕,反而因為涉嫌賄賂而被控上法庭,難逃牢獄之災。

據本地多家媒體報道,這名涉案的中國籍男子名叫韓紹錄(以下簡稱韓某),今年38歲。
2019年12月,因為第二天就要回國和家人團聚,興奮的他開車去了芽籠喝上了幾杯。

示意圖,圖源:Sygic Travel
當晚11點半左右,有人向新加坡警方通報韓某疑似涉嫌酒駕。接到報案後,兩名警察立即趕往現場。
在芽籠第31巷的第一個露天停車場裡,警察發現了一身酒氣的韓某。當時,他正坐在車內休息。

或許是害怕自己酒駕的行為曝光,影響自己第二天的回國行程,韓某做了個大死。他拿出兩張50新幣的鈔票,想要塞進這兩名警員的手中。
條件是,這兩名警察當作什麼都沒看到,什麼都沒有發生,只要將他放走就好。
不過,因為到場的兩位警員都不太懂華語,聽不懂韓某說啥。因此,警員並沒有說什麼,而是在現場打電話和另一位華族警員Lim溝通。

示意圖
在這名華族警員的翻譯下,在場的警察終於明白韓某想要表達什麼意思後都驚呆了!
這可是妥妥的行賄呀!在新加坡,這個罪責簡直不要太嚴重。
於是,在電話那頭的警員經過再三溝通,確認了韓某是想用這100新幣,讓整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給我個機會,讓我離開吧」,警員在法庭上作證時稱韓某是這麼對他們說的。

示意圖
察覺到韓某的不當意圖,一名助理警監趕往了現場了解情況。
停車場內,韓某再次確認自己想要「花錢消災」。在看到這名助理警監後,韓某更是直接將100新幣塞給他,稱這只是「咖啡錢」。
據悉,韓某在當時堅決否認自己在行賄:100新幣根本不算行賄~

示意圖
在接受這名助理警監的詢問時,韓某也承認了自己曾經試圖向兩名警員行賄的事實。
即使助理警監再三警告韓某,表示他的所作所為已經構成行賄,不管是100新幣還是2角錢都算。
但在韓某看來,這並不算什麼,自己只是犯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錯。要是100新幣不夠,自己拿出150新幣也行。
總而言之,韓某在踩雷的路上越走越遠......在場的三名警員,選擇立即向貪污調查局舉報。

圖源:Malaysiakini
沒有酒駕,卻涉賄賂 在口供書中,韓某對自己試圖向警員行賄的罪名供認不諱,最終被控貪污罪。
不過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警員當時對他進行了呼氣測試,結果顯示韓某體內的酒精含量並未超標。
也就是說,要是他什麼都不幹,警方也不會對他提出酒駕控告。

不過,在法庭上韓某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做出了辯解,推翻了之前的口供。
他辯稱,當時自己受到酒精影響,沒有表達清楚意思,拿出的100新幣不是為了行賄,而是為了支付酒駕的罰款罷了。

韓某本人,圖源:海峽時報
他的說法,並沒有得到控方和法官的認同。
控方解釋,在韓某拿出100新幣想要「孝敬」兩位警察前,他還未接受酒精測試,警察也並沒有對他進行罰款,因此韓某「拿錢交罰款」一說根本不成立。
再者,韓某第二天就要登機回國,想要確保自己能夠不受影響順利回國的動機也相當明顯。
最終,法官支持了控方的主張,下判韓某需要在新加坡服刑8周。

圖源:Todayonline
當然,韓某對於判決不太服氣已經準備上訴,目前正在取保候審階段。
在證據相當充分的情況下,估計上訴結果也很難如他所願。
對於韓某來說,想要不受阻礙回國和家人團聚已然作古。這個案底,也會伴隨他一生,可謂是得不償失。

圖源:新加坡貪污調查局
在新加坡,像韓某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少。而新加坡對於行賄的定義,不僅僅是針對政府官員或是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而已。
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就踩上了新加坡的雷區。
新加坡立法規矩嚴
這些人也曾以身試法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找人幫幫小忙,著實是不算什麼的。
但是,新加坡對此規矩很嚴,因此,造就了一大批對賄賂相當警覺和敏感的人。
10新幣賄賂保安,他被判刑
就在2020年,一名居住在新加坡公寓的一位業主,在家中一個用不上的大件家具,扔在了垃圾槽附近。
他扔起來倒是爽快,但新加坡卻有相關規定,像家具這樣的大件垃圾,是要找人處理,而不是隨意扔在垃圾槽的。

圖源:蔡厝港市鎮理事會
有可能,這名公寓業主初來乍到,不了解新加坡的相關規定。也有可能,這名業主就是想偷懶或者省錢。
好巧不巧,當他正準備把家具悄咪咪地扔掉時,剛好被公寓的保安撞見。
「人贓並獲」,這名公寓業主根本無法抵賴。為了讓保安不要聲張,向公寓管理部門舉報,這名業主拿出10新幣,想「封」住保安的嘴。

怎料,這位保安相當正直,雖然他可以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當做什麼都沒看到,但他最終還是選擇向貪污調查局舉報了這名業主。
等到貪污調查局的官員上門,這名公寓業主才發現自己已經鑄下大錯。為了逃脫罪責,他還將罪名全部推到保安身上,稱是保安主動向他索賄。

經過調查後,當局還了保安一個清白。而這名公寓業主,僅僅是因為10新幣和撒謊,面臨嚴厲處罰。
行賄想要球鞋內部消息
這名中國人也惹上大麻煩
2021年,一位想要在新加坡「炒鞋」的中國男子,想要一些內部消息以謀取福利。
於是,他就盯上了知名鞋店Footlocker的助理店長。

圖源:Time Out
前後付了5000新幣,這名中國男子成功獲取到了很多鞋店內部情報,比如鞋款推出時間、補貨時間以及折扣信息等等。
光是這些還不足夠,他還要求對方幫他預訂限量版球鞋,以求未來能夠轉售牟利。
事實證明,他成功了。在Footlocker限量鞋推出的首日,全島門店都被擠爆了,連防暴警察都來到現場維持秩序。

首日盛況,圖源:海峽時報
而這名已經提前知道內部消息,手頭也有貨的男子,趁機在網上轉售他通過店長買到的鞋子。
據了解,他手上的鞋子至少有11雙,因此獲利超過6000新幣!
最終,他的行為也不免東窗事發。雖然事後不用坐牢,但他付出了2萬新幣的罰款作為代價,扣掉「炒鞋」盈利所得,還要倒付一萬多新幣,得不償失。

圖源:路透社
政府官員仍是行賄受賄重災區
不僅僅是金錢上的交易,「性賄賂」也是政府官員們會時常遇到的誘惑。
一位ICA的官員張某,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中國籍女子成某和梁某。

張某本人,圖源:海峽時報
成某為了獲得特別准證留在新加坡,搭上了張某。
兩者都有需求,於是在2019年,張某在一個高級公寓里,享受了來自成某的按摩服務,並與成某進行了多次情色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