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全年加上今年首季,消協已接獲逾1700起針對裝修商的投訴。競消委推出裝修業公平交易指導原則,協助室內設計或裝修服務供應商明確何為不公平的交易行為。
新加坡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CCCS)與消費者協會(CASE)昨天(5月5日)發布聯合文告說,針對裝修行業的投訴是消協接獲投訴率最高的其中一個行業,去年共收到1300起相關投訴,而今年僅第一季已收到419起投訴。
大部分投訴一般涉及承包商服務欠佳及未能履行合約義務,譬如工藝水平差、偷工減料、進度緩慢或未能按時完成裝修工程等。
為幫助承包商了解他們應採取哪些措施讓消費者作出知情決定,以及哪些行為會在消費者保護(公平交易)法下構成不公平交易,競消委推出裝修業公平交易指導原則,主要涵蓋五個方面:
一、雙方同意的時間表;
二、明碼標價;
三、貨要對辦;
四、清楚的維修、更換及退款條例;
五、更換貨品或服務前須徵得消費者同意。
文告指出,在去年至今年第一季接獲的逾1700起裝修相關投訴中,消協為87%的消費者提供了解決糾紛的建議,並協助13%的消費者協商或調解他們的糾紛。
最終,約39%的糾紛得以解決。對於無法解決的糾紛,76%的消費者選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24%的消費者決定不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