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9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孟文能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 活動中以 「貨幣、金融和網際網路的未來」 為題發表演講,探討了加密貨幣、穩定幣和央行數碼貨幣近年的發展等話題,以及其將如何挑戰現有的貨幣和金融體系。他表示,實體現金仍會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社會目前對數碼現金並沒有迫切的需求,外國數碼貨幣取代新元的風險也極低。雖然新加坡現階段不會發行零售中央銀行數碼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以下簡稱 CBDC),但仍會建立必要的技術能力,為未來做準備。

新加坡目前並沒有發行零售CBDC的迫切理由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孟文能強調:「整體來看,新加坡並沒有發行零售CBDC的迫切理由。對於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支持或反對在新加坡發行零售CBDC的理由都不充分。」 發行零售CBDC最終是一個社會經濟,而不是貨幣層面的考量。轉向一個完全無現金的社會,所有錢都以銀行存款的形式存在,不會實質影響貨幣政策的實施。孟文能認為,零售CBDC有可能會對貨幣和金融穩定構成重大風險。在發生危機時,人們只需點擊一個按鈕,就可將存款轉為零風險的央行貨幣,可能導致銀行的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即使在正常情況下,如果人們以數碼新元在金管局持有很大一部分存款,這將大大降低銀行的貸款能力。」

加密代幣促進跨境支付和貿易融資
關於加密貨幣,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傾向於使用更準確的技術名稱——加密代幣(crypto tokens)指用於支付的代幣為數碼支付代幣。在新加坡提供與此類代幣有關服務的公司都須得到金管局許可並受監管。不可否認的是,加密代幣有效促進更便捷的跨境支付與貿易融資,但若將加密代幣視為廣泛流通的貨幣,其價值需更加穩定且有可靠的支持。孟文能部長表示,即使新加坡允許加密代幣業者提供服務,並鼓勵這方面的實驗,金融管理局也一直很謹慎深入思考相關潛在問題。

新加坡對數碼貨幣及相關技術仍持有鼓勵態度
新加坡對於數碼貨幣及相關產業的態度並沒有改變,依舊是積極支持、持續鼓勵加密代幣的發展及相關技術的探索。隨著人們對於加密貨幣的興趣不斷增加,此前星展私人銀行(DBS Private Bank)也曾推出過一項加密貨幣信託方案。並該行通過旗下獨資執照信託公司星展信託,讓私人銀行客戶能夠以安全可靠和結構化的方式投資、託管和管理客戶的數碼資產。這是亞洲首個由銀行支持的加密貨幣信託解決方案,以星展數碼交易所(DDEX)為基礎,讓機構投資者和合格投資者能夠加入一體化的數碼資產代幣化、交易和託管生態系統。這一託管方案適用於在星展數碼交易所上的加密貨幣(即比特幣、以太幣、比特幣現金和瑞波幣),客戶可與星展私人銀行合作,將這些資產納入其財富繼承計劃。星展私人銀行也表明,這項服務將通過機構級的安全保管和託管服務,以及對鏈源的嚴格盡職調查,目的為加密資產提供安全性和透明度。
而作為央行,其主要職責之一為確保新加坡金融環境的穩定,而新加坡央行現階段暫不發行零售央行數碼貨幣,是因為目前行業市場以及大眾並無急切使用需求。但毋庸置疑的是,對於數碼貨幣的不斷探索為行業發展趨勢。與此同時,下周全新的全球金融註冊處 ChekFIN將開啟使用,這也為金融機構提供便利,並尋求與金融科技公司了解和合作的機會,這將引領金融市場不斷前進與發展。
為推進金融創新和金融科技的運用,金融管理局近日宣布將2016年推出、2019年增強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盒進行三項改進, 於2022年1月1日生效。其將擴大資格標準,技術創新的先行者可同時申請加入監管沙盒和申請補助,符合條件的申請者可獲得最高為50萬元的補助,資助水平為50%,並有機會接觸外部投資者,從外部投資者的關係網、指導和資金中獲益。
本文內容參考文章連結: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singapore/story20211110-1211899
*圖片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