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部分人群多次感染新冠
再次感染症狀較溫和
據國會4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從去年11月1日到今年3月25日,新加坡共有8845例再次感染病例。
在2021年的德爾塔波當中,二度感染率是20%;在今年的奧密克戎波當中,二度感染率是3%。

雖然說,再次感染的機率比較小,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群感染了2-3次。
今年 29 歲的譚先生在醫療行業工作,已經三次感染冠病。第一次, 他的冠病症狀在第五天消退,但在出院前,他繼續通過 PCR 拭子檢測呈陽性 61 天;第二次,出現喉嚨痛、發燒和咳嗽,但症狀只持續了兩天;第三次,他只是喉嚨痛,一夜之間就好了。
冠病康復後,陳先生還患有長期新冠症狀,身體不僅容易疲勞和虛弱,更是失去了8個月的嗅覺之久。
據了解,陳先生不在高危人群中,他感嘆自己在三年內三次感染該病毒感到「非常不幸」。不過,他很高興自己沒有在家中將病毒傳播給家人。
陳先生3次感染都是新冠變種來襲的時候,從一開始的阿爾法到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菌株。

伊莉莎白醫院的傳染病醫生 Asok Kurup 博士說, PCR 檢測可以檢測 Sars-CoV-2 病毒的基因片段,通過拭子測試拾取到冠病患者正在脫落的死病毒成分,大多數患者在 7 天后不再具有傳染性。
傳染病專家表示,較新版本的病毒在逃避人體免疫反應方面變得更好,儘管再感染往往比第一次感染更溫和。就嚴重程度而言,新冠病毒及其子孫輩變異株可能看起來更像流感,但不同之處是流感每年只有一次高發季。
傳染病專家Paul Tambyah 稱,冠病再次感染「極為罕見」,並估計新加坡99% 以上的已經感染過冠病的患者不會再次感染。
國立大學醫院 (NUH) 傳染病科高級顧問、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林醫學院醫學教授 Tambyah 教授說,冠病的再感染往往較溫和,這可能會擴展到來自未來冠病變種的感染。
「所有已知的人類病毒都會發生變異,變得更具傳染性和毒性更低。因此,新變種在它們引起的感染中更有可能變得更溫和。」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爆發準備中心副主任 Ruklanthi de Alwis 博士指出,在高度接種疫苗的新加坡,免疫力水平正在下降,疫苗接種之前的冠病感染的抗體保護作用都在下降,在其他國家,再感染期可能會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