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福布斯新加坡排行榜上,邁瑞醫療創始人李西廷以 156 億美元身家蟬聯首富,財富值與去年同期比基本 " 腰斬 "。前首富 Sea 創始人李小冬身家只剩下 42 億美元,較去年縮水近 8 成。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身家 77 億美元,較 2020 年他做首富時縮水近 6 成。
首富一旦遇上麻煩,財富縮起水來也很嚇人。
比如新加坡新任首富李西廷,身價一天縮水幾十億這種 " 鬼故事 " 今年已經不止一次發生了。
最近一次發生在 9 月 21 日。邁瑞醫療因一則 " 出口數據表現不佳 " 的傳聞,盤中一度跌超 8%,股價創兩年內新低。最終該股以跌 7.21% 收盤,市值蒸發近 250 億元。
李西廷是邁瑞醫療創始人、董事長、新加坡籍。據邁瑞醫療今年 4 月 20 日發布的 2021 年財報,李西廷在邁瑞醫療持股比例約為 30%。
依此計算,他在邁瑞醫療的持股一天就縮水 75 億元。

儘管公司否認了傳聞,但股價大跌已成事實。投資者如驚弓之鳥,他們已經聽不得任何影響邁瑞醫療業績的消息。
李西廷最近以 156 億美元身家蟬聯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首富。由於邁瑞醫療股價持續下滑,李西廷的財富值已較去年大幅縮水約 5 成。截至 9 月 22 日收盤,邁瑞醫療市值已較去年 7 月 1 日創下的歷史高點蒸發 2879 億元。
當李西廷困於邁瑞醫療滯漲、股價動不動就暴跌的時候,新加坡前首富李小冬也在經歷 " 水逆 "。
他創立的 Sea 集團市值已較最高時蒸發 1700 億美金,Sea 不僅業績增速急劇放緩,虧損額高居不下,資金壓力也越來越大。
為了應對 " 缺錢 " 的問題,李小冬今年以來收縮動作不斷,其中包括:將 Sea 旗下電商平台 Shopee 退出法國、印度、西班牙等多個市場;向商家收取更多佣金等費用;撕毀 offer、大面積裁員甚至停發高管工資。
除了李西廷、李小冬,新加坡前首富——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日子也不好過。
去年初至今,海底撈因逆勢擴張失敗,業績深陷泥潭,市值較高點時縮水約 4000 億港元。

當巨頭公司市值大幅縮水,前首富們的身家自然也與日俱下。
在最新的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上,張勇、舒萍夫婦以 77 億美元身家位居第 6 名;相比 2020 年做首富時 190 億美元的身家縮水 113 億美元。
目前排在富豪榜第 11 名的李小冬身價只剩下 42 億美元,較去年 8 月他晉升為新加坡首富時 198 億身家縮水近 8 成。
當全世界的富豪湧向新加坡尋求避風港時,新加坡首富和前首富們正在渡劫。
首富們的悲歡並不相通,但今天他們的企業遇到了一些相似的困境。
首富們的麻煩事
2022 年,李小冬、張勇和李西廷遭遇了類似的問題:經過前期的瘋狂擴張後,執掌的企業高增長神話不再。
來看看他們的財報:
Sea 今年 Q1 實現總營收 29 億美元,同比增長 64%,去年同期的增速為 147%;Q2 營收 29.42 億美元,同比增速進一步下滑至 29%,去年同期為 159%。

其中,Sea 兩大主力業務——遊戲和電商在增長方面全面潰敗。
遊戲業務今年上半年不止是增速下滑,在 Q2 還出現了負增長——同比降 12%。電商業務增速下滑明顯,前兩個季度營收同比分別增長 64% 和 51%,去年同期的增速分別為 250% 和 161%。
自 2021 年中期之後,海底撈營收增速出現明顯下滑,2021 下半年同比僅增長 11.47%。到 2022 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營收 167.64 億元,同比下降 16.57%。
邁瑞醫療今年上半年營收 153.56 億元,同比增長 20.17%;相比 2020 年同期 28.75% 的增速出現明顯放緩。
其中,公司最大的營收來源——生命信息與支持類產品,隨著疫情緩解,鑒於醫療器械壽命較長的特點,該業務自 2021 年以來增速放緩。
同時,IVD 也是公司的重要業務之一。但 IVD 集采的陰雲不散,導致投資者擔心公司未來的增長不確定性增加。所以,市場上關於集采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成為 " 股價殺手 "。
增速放緩只是首富們面臨的棘手問題之一。
今年以來,李小冬調整了 Sea 旗下電商業務 Shopee 的發展策略:從過去的規模優先轉變成強調利潤。
結果增速降到是下來了,利潤改善沒跟上。
今年前兩個季度,Shopee 雖然經營虧損率有所改善,但虧損依然不小,導致 Sea 經營虧損分別擴大至 4.98 億和 8.37 億美元,Q2 虧損額遠高於市場預期。
目前正值資本寒冬,融資不易,最近幾個季度,Sea 的經營性現金流在持續大額凈流出。
而其帳上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及短期投資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

Sea 面臨的資金壓力越來越大,李小冬不得不做各種戰略收縮的動作。
海底撈也在經歷持續虧損。2021 上半年,海底撈盈利 9650 多萬元;2021 全年,公司虧損 41.6 億元。今年上半年,海底撈繼續虧損 2.67 億元,基本上把過去三年的凈利潤總額虧光了。

邁瑞醫療雖然不存在虧損問題,但它有一個關於凈利潤的承諾需要去兌現。今年初,邁瑞曾提出—— 2022-2024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增長率不低於 20%。
讓市場擔憂的是,邁瑞醫療凈利潤整體呈下滑趨勢。
在 2020 年 H1、2021 年 H1 和 2022 年 H1,邁瑞醫療的凈利潤增速分別為 45.78%、25.79%、21.71%。
一旦出現公司產品被集采等變動,公司凈利潤將受到直接影響。
激進擴張後的反噬
2020-2021 年,世界各地被新冠疫情的陰霾籠罩。面對不確定性,很多公司開始變得保守時,性格內斂的李小冬卻展現出激進的一面:開啟 Shopee 的全球化擴張。
2020 年底,Shopee 加碼其巴西站,團隊從輕資產運營擴張至超 250 人的規模。瘋狂燒錢模式下,Shopee 很快成為巴西下載量最高的購物應用。
巴西首戰告捷,讓李小冬做出要在全球激進擴張的樂觀判斷。但現實很快給了他潑了冷水。
2021 年 10 月進入法國後,Shopee 整體表現不溫不火。4 個月後,Shopee 停止在法國市場的運營。
今年 3 月底,Shopee 又撤出印度,他們在印度也只試水了六個多月。
業務拓展不順,Sea 的擴張模式也開始出現裂痕。
過去,Shopee 靠瘋狂燒錢補貼、低價在東南亞迅速崛起,這背後,是 Sea 的另一塊現金牛業務——遊戲(Garena)在為 Shopee 提供 " 彈藥 "。
但因為 Garena 遊戲業務產品線單薄老化、自研遊戲業務進展緩慢,這個模式在 2021 年 Q3 開始變得危險,並逐步走向失靈。
2021 年 Q3,Garena 經調整 EBITDA 為 7.151 億美元,同比增長 22.3%;Shopee 經調整 EBITDA 為— 6.838 億美元,虧損額約為上年同期的 2.3 倍。
到了 2021 年 Q4,Garena 賺錢的速度已經跟不上 Shopee 燒錢的速度:當季 Garena 經調整 EBITDA 為 6.026 億美元,Shopee 經調整 EBITDA 達到 — 8.777 億美元。
即便燒錢不止,虧損擴大,Shopee 燒錢的效果卻大不如從前了。
2021 年 Q1-Q4,其營收增速處於持續放緩狀態,從 250.4% 降至 89.4%。這讓 Shopee 燒錢擴張換增長的邏輯逐漸不成立。
同時,2021 年下半年,資本市場已經感受到寒意,還在瘋狂燒錢、大幅虧損的公司不受歡迎了。Sea 的股價在 2021 年 10 月觸及 372.7 美元高點後,就一路向下了,二級市場融資變得困難。
於是就有了 Shopee 關站、裁員、全球大收縮的一系列動作。李小冬在為此前的激進付出代價。
海底撈也在因張勇踏錯節拍,激進擴張而吞下苦果。
張勇曾在一次交流會上提到,2020 年 6 月,他判斷疫情將在 9 月份結束,於是作出大舉擴張的決策。當他意識到問題時已經是 2021 年 1 月份,等他做出反應時,已經到了 3 月份。

於是,2021 年,海底撈一口氣關店 300 家,巨虧 41.6 億元。張勇承認,疫情之下擴張是他的一次 " 趨勢錯判 ",屬於 " 盲信 "。
2020 年,受疫情利好帶動,國內和國外政府機構都在大批量採購呼吸機等設備,助推邁瑞醫療當年營收利潤大增。其中,海外市場增速達到 40%。
20201 年,隨著疫情利好消退,尤其是一些海外國家逐漸選擇躺平,邁瑞醫療開足馬力生產的設備開始滯銷,導致存貨增加。
至 2022 年上半年末,邁瑞醫療存貨達到 39.43 億,是 2019 年同期(新冠疫情前)的 2.1 倍。

除了內生性增長,邁瑞醫療之所以成為全球醫療器械及解決方案龍頭,還有一種重要策略就是併購。
邁瑞醫療的成長史就是一部不斷併購做大規模的擴張史。邁瑞三大產品線中,包括監護儀,醫療影像等都是通過併購而來。
2021 年 5 月,邁瑞醫療以 5.45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40.35 億元)現金,收購了全球體外診斷頭部的上游原材料供應商 Hytest Invest Oy(海肽生物)100% 股權。這是邁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併購。
之所以下血本做這次併購,邁瑞醫療是希望打通診斷試劑從原料到客戶的全價值鏈,擺脫集采對其體外診斷業務的影響。
但風險在於,這次併購讓邁瑞醫療背負了約 30 億元的商譽。一旦推進不順,公司將面臨巨額商譽減值的風險。
所以,你看,即便是獲得巨大商業成功的首富和前首富們也有踏錯節拍、判斷不準的時候。
但這很可能就是世界的常態。
海爾集團 CEO 李瑞敏曾說,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你不可能永遠踏準時代的節拍,因為我們是人,不是神。
來源:ZAKER
發布於:江西省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台,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