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卻很少被談論。失去所愛的人會很難過,但籌劃葬禮可能更讓人崩潰。
特別是身在異國他鄉的我們。遭遇突發情況時可能更加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是一篇有些沉重的文章,分享它也是希望讓大家更加了解新加坡本地的文化習俗。

當死亡發生,首先應該做什麼?
在醫院裡
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去世的情況並不少見。如果病人有用心電圖機,心電圖一變直線,醫務人員就會來檢查他們的狀況。

圖片來源:Homage
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去世的情況並不少見。如果病人有用心電圖機,心電圖一變直線,醫務人員就會來檢查他們的狀況。
在家裡
發生在家中的死亡,遵循類似的程序,只是醫生需要到家裡來核實。可以聯繫死者最近的主治醫生。如果主治醫生沒有時間,其他醫生來家裡也可以。

圖片來源:Pexel
一旦確認了死亡原因,近親將在My Legacy上獲得死者的電子版死亡證明。
如果沒有找到醫生,也可以打電話報警。請注意,在這種情況下,警方將把死者的屍體運到太平間,然後聯繫近親和其他家庭成員來認領遺體。
在海外
即使是在海外去世,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必須在ICA Registry of Births and Deaths處登記死亡。近親先要從死者死亡的國家獲得死亡證明,然後必須在ICA上報告海外死亡事件。
這時,可以找外交部聯繫尋求幫助,領事官員也可協助安排殮葬商將死者遺體運回。

將遺體運回新加坡安葬或火化,最簡單的方法是由當地的殯儀館承辦人處理。他們能運送棺材,以及準備以下所需文件:
1、外國人死亡證明
2、防腐證書
3、密封證書
4、死者遺體所在國的棺材出口許可證
5、空運提單
6、國家環境局(NEA)處理棺材的授權信件 申請人須向殯葬承辦人遞交有關文件,以便申領靈棺進口許可證。在前往新加坡的航班上,還需要將上述文件的複印件隨棺材一起攜帶。
為方便棺材的進口,應該通知外交部運送棺材的飛機的抵達日期和航班號。

為守靈和葬禮服務做準備
死亡登記之後是為守靈和葬禮做準備。家人應該基於宗教或者死者遺願選擇死者的葬禮類型。
一旦這個問題解決了,可以聘請一個葬禮策劃,以幫助確定守靈和葬禮,以及火化或下葬流程。My Legacy有按宗教分類的葬禮指導目錄。
如果家人決定不舉行守靈或葬禮,殯儀館可以安排死者的火葬或土葬。這項服務收費S$1000起。
在選擇葬禮服務之前,要仔細考慮想要的葬禮元素。

圖片僅作說明之用
大多數葬禮策湖會有一攬子計劃,包括守喪和葬禮。守靈和葬禮應該持續多久,這取決於每個人不同的需求。平均而言,會持續約3天,但根據宗教不同,可以從1-7天不等。服務收費通常從S$3000起,時間越長越貴。

為非宗教服務設立基本的葬禮 圖片來源:Singapore Funeral Services
在定製服務的時候,需要考慮到:
為死者提供防腐、穿衣和化妝服務 如果需要的話,設置桌子、椅子和可攜式廁所 為客人提供食物和飲料 可供選擇的守喪和葬禮的裝飾品,如鮮花、蠟燭和宗教雕像 是否租用殯儀館 如果決定不預訂殯儀館,葬禮策劃也會針對在組屋的大堂或自家空地內舉行守靈所需的許可證提供建議。
火葬
如今,火葬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為土葬的時限是15年。然而,一些宗教不允許火葬,所以土葬是他們的唯一選擇。

圖片來源:Nirvana Singapore
如果家屬決定進行火葬,將需要在NEA ePortal上申請火化許可證。這是預訂火化所必需的。萬禮火葬場及骨灰安置所有一個公共火葬場,以及兩個私營火葬場,分別位於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和 Tse Tho Aum Temple。
拿到許可證就可以進行火化。如果想在修道院或寺廟火化,必須單獨聯繫他們進行預訂。
Mandai Crematorium and Columbarium Complex
地址:300 Mandai Road, Singapore 779393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地址:88 Bright Hill Drive, Singapore 574117
Tse Tho Aum Temple
地址: 601 Sin Ming Drive, Singapore 575719
火化後的骨灰可以存儲在壁龕中,或者撒在海上和陸地上。

Mandai Crematorium and Columbarium Complex
圖片來源:@bwinhuat
骨灰安置所設有骨灰龕,讓死者的家人,甚至好友,在葬禮結束很久之後,仍能表達他們的懷念。一些宗教,如佛教和道教,可能會鼓勵壁龕,以便後代可以進行清明節掃墓儀式。
如果骨灰已經撒了,就不可能掃墓了,但這也有助於家人和朋友停止悲傷。 在
新加坡,人們可以在Mandai(萬禮)和Choa Chu Kang(蔡厝港)找到龕位。單人龕位的價格S$500,而夫妻龕位為S$900。如果想自行選擇壁龕,就需要額外支付S$250。

Nirvana Fu Gui的壁龕
圖片來源:Nirvana Singapore
還有很多私人骨灰安置所專門滿足死者的宗教信仰需求,如基督徒的紀念花園,佛教徒的金銀紀念堂和道教徒的涅槃富貴。也可以找到天主教教區的安置所。
私人骨灰安置所的單個龕位價格從S$2000到S$10,000不等,還要考慮到額外的費用,如預訂費和維護費。
如果想撒骨灰,可以和葬禮策劃談談安排海葬。Pulau Semakau附近每天都有海葬,但在此之前,必須先致電63252488與港口海洋安全控制中心聯絡。
和平花園是一個靠近蔡厝港骨灰安置所的內陸骨灰散布區,只供已故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使用。親屬將在NEA ePortal上申請拋灑骨灰,並在線支付S$320。
土葬
選擇土葬更為直接,但不常見。
在新加坡只有一個墓地開放土葬—Choa Chu Kang公墓。
該建築群根據宗教劃分為不同的墓地,如伊斯蘭教、猶太教、中國人和基督教,也有一個為非宗教人士打造的非教派墓地。
要預訂墓地,您需要在NEA ePortal上申請土葬許可證,然後電話諮詢。

Choa Chu Kang公墓穆斯林墓地
圖片來源:@dalyfilsuf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喪葬會有補貼。取決於所選的墓地,金額從S$315到S$940不等。
外國人只有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的直系親屬的情況下,才允許葬在這裡。無論他們被放置在哪個墓地,都要花費S$1,880。
墓地只出租15年。在此之後,遺體會被挖掘出來,或者火化(如果他們的宗教允許的話),或者重新埋葬在較小的地塊上。火化後的遺體可由家屬自行收集。否則,未被收集的遺骸將散落在海上。
Choa Chu Kang 公墓
地址: 910 Choa Chu Kang Road, Singapore 699819
聯繫電話: 6793 7428

如何通知親友?
現在的年輕人都已經習慣用社交軟體傳遞這類信息,但是對老人家來說可能還是電話通知更加正式。
在新馬一帶,也仍然保留著在報紙上發表訃告的方式。

圖片來源:Obits 可以在媒體上刊登一份紙質(S$1040起)或電子版(S$120起)訃告,如《海峽時報》和《聯合早報》。

葬禮常見問題解答&守靈禮儀
各種宗教都有自己的葬禮習俗,但在所有葬禮上,賓客的禮儀都是相似的。
葬禮或守靈時穿什麼?
最好穿著保守柔和的顏色,如黑色,海軍藍,或白色。在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的葬禮上,白色是首選。不要穿暴露或炫耀身材的不端莊的衣服。

圖片來源:Empathy Funeral Service 佩戴飾品時要低調——如果可能的話,在參加守靈或葬禮前摘掉首飾,或只戴很小的首飾。
孕婦或兒童是否應該參加葬禮?
在中國文化中,這樣做通常被認為是禁忌,因為這可能會給未出生的孩子帶來厄運。如果他們想參加,要在孕婦肚子上繫上紅線或腰帶。但是這要遵循孕婦本人的意願。
印度教葬禮禁止孕婦參加葬禮,因為有信仰認為這可能會導致流產。 無論哪種宗教,都允許兒童參加守靈或葬禮。他們應該由父母或監護人陪同,並遵循禮儀。在孩子參加葬禮之前,最好讓他們做好準備,這樣他們就不會有過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