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新加坡工商部(MTI)發布的初步估計數據顯示,新加坡GDP在2018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長2.2%,低於預期。此前,根據彭博數據,經濟學家預計,2018年第四季度,新加坡經濟同比增幅將達到2.5%,高於第三季度的2.3%。總體來看,經濟在2018年全年增長3.3%,低於2017年的3.6%。
製造業和服務業增長放緩
從具體行業來看,MTI數據顯示,製造業和服務業雖仍在增長,但增速對比本年前幾個季度已愈顯緩慢,而建築業更是延續頹勢,仍然是負增長。
受生物醫學製造業和電子產業集群的產出擴張推動,新加坡第四季度製造業同比增長5.5%,高於上一季度3.7%的增速,但是對比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高於10%的增速,還是略顯疲軟。
此外,服務業同比增長1.9%,增速低於上季度的2.6%。彭博認為,服務業的增長主要是受到金融和保險、商業服務以及信息通信行業的支撐。
同時,由於公共部門建築活動疲軟,新加坡建築業同比萎縮2.2%,今年前三個季度的增速也均為負增長。
2019年新加坡經濟預計將進一步降溫
展望2019年,作為亞洲最依賴出口的國家之一,新加坡的經濟前景與全球貿易和增長密切相關。此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新加坡經濟可能在2019年進一步降溫,預計GDP增幅在1.5%至3.5%之間,2018年新加坡GDP增幅為3.3%。他稱,隨著貿易衝突不斷加劇、金融市場緊張以及經濟增長放緩的跡象,全球經濟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東協和南亞首席經濟學家愛德華•李(Edward Lee)也預計,新加坡經濟增長在未來一年將放緩至2.6%左右。他表示,在主要經濟體增長放緩、全球需求狀況更加低迷的背景下,新加坡的關鍵製造業可能會進一步放緩。其中一個指標是中國官方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該指數在12月份出現兩年多來的首次收縮。「PMI一直是(製造業)一個良好的領先指標。中國經濟一直在放緩,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預計新加坡製造業也將進一步放緩。」
在貨幣方面,受美聯儲加息政策影響,新加坡金管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已於2018年兩度收緊貨幣政策。2018年4月,新加坡金管局實現了6年來新加坡元的首次「適度漸進」升值,並在2018年10月的會議上再次收緊了貨幣政策。
華僑銀行(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經濟學家Selena Ling表示,今年新加坡金管局政策的決策關鍵在於,美聯儲是否會比預期提前暫停加息周期,以及新加坡核心通脹率的前景走向如何。
花旗銀行的經濟學家Kit Wei Zheng和Ang Kai Wei則預計,新加坡金管局將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他們警告稱,下行風險可能已經加大,由於油價下跌和當地電力市場自由化等事件,核心通脹率可能跌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