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可享有的稅務優待延長五年,受訪家辦業者指出,這有助於高凈值人士為更長遠的投資進行規劃,並且吸引有意長期投資於新加坡的投資者。
申請在新加坡設立家辦的條例過去兩年收緊,促使本地新增家辦減少,但與此同時,這個領域的資產素質有所提高,而政府在本財政年預算案中進一步加強對家辦的支持,展示我國對留住高素質家辦的決心。
近日宣布的財政預算案聲明中的調整,符合資格的基金在所得稅法令的13D、130和13U計劃下,享有稅務優待的截止日期,從今年12月31日延至2029年12月31日,延長期為五年。這些優待包括特定投資取得的一些收入可免稅,以及可針對相關開支索回消費稅等。

業內人士表示:政府把稅務優待延長五年,將為現有家辦提供確定性,讓他們為更長遠的投資進行規劃。這也預示了政府對本地家辦領域和壯大投資資金持續給予支持。金管局在第三季公布更多關於設立基金的經濟條件時,應該會遵循過去的原則,著重發展能夠為經濟帶來更廣泛附帶利益的投資管理領域。
2023年7月5日,當局再度調高門檻,把提出申請時的資產管理規模,從至少1000萬元提高到至少2000萬元,而且在整個享有優惠期間,都須確保資產管理規模達到這個最低門檻。這旨在確保我國吸引最頂尖,並且想要為經濟做出更有意義貢獻的家辦。
據市場人士觀察,獲金管局稅務優惠的單一家辦數目,從2021年的700個增至2022年底的1100個,若連多戶家辦都計算在內,去年家辦總數可能接近1340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