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黃循財近日宣布,新加坡將申辦2030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若申辦成功,這將是新加坡時隔21年後再次擔任這一重要峰會的東道主國。在當前地緣政治競爭加劇、自由貿易支持減弱的大背景下,新加坡此舉旨在為推動更具包容性的增長貢獻力量。

圖源:CNA
回望過去,新加坡上一次主持APEC峰會還是在2009年。黃循財表示,APEC作為一個寶貴的平台,對於促進經濟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新加坡將通過多種方式支持APEC,包括承辦APEC峰會。今年的APEC峰會已於11月16日在秘魯利馬圓滿落幕,而明年的峰會將由韓國承辦,隨後將分別由中國(2026年)、越南(2027年)接棒。
APEC峰會打破壁壘 連結了全世界
黃循財指出,當前國際社會對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支持度有所減弱,面對這一趨勢,一種應對方式是設立更多壁壘。然而,值得慶幸的是,APEC經濟體一致拒絕了這一做法,認為正確的應對之道是加強貿易和投資聯繫,確保貿易惠及所有人,並尋找實現更包容性增長的途徑。

圖源:CNA
黃循財強調,APEC不僅是促進貿易和投資的重要平台,還在供應鏈、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發揮著孵化器的作用。他也坦言,儘管APEC經濟體普遍認識到加強經貿聯繫的必要性,但由於各自面臨的限制和不同的國情,無法實現同步行動,因此,規模較小、較為開放的經濟體常常聚集在一起,扮演探路者的角色。
在此次峰會上,黃循財宣布,新加坡將與智利和紐西蘭成立貿易和綠色經濟聯合工作組,致力於推動低碳方案規則與標準的探索,促進綠色經濟跨境貿易和投資。他表示:「我們希望聯合工作組能發揮探路作用,就低碳和綠色方案推進交流和合作方面,確認需要哪些規則和標準。這將促進更多跨境低碳活動。若我們能制定一套框架,這有望發展成另一個國際倡議。」
新加坡樂於彙集想法相近的國家共同探路
在應對氣候變化這一重要議題上,黃循財指出,雖然許多人認識到實施碳定價、逐步淘汰石油津貼是應對氣候暖化的第一步,但並非所有國家都能邁出這一步。因此,各成員國需根據自己的國情和政治敏感性,以適當的速度前進。他強調:「重要的是,至少對最終目標有所共識。我們嘗試彙集想法相近的經濟體邁出第一步,這是我們一貫的做法,我認為這非常有效。」

圖源:FACEBOOK
新加坡在推動自由貿易和數字經濟合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2000年,新加坡與紐西蘭簽署了自貿協定,並在此基礎上與汶萊、智利達成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SEP),形成了「P4」。
P4後來進一步發展成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2020年,新加坡又與智利和紐西蘭簽署了全球首份關於數字經濟合作的國際協定——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DEPA為數字經濟合作建立了通用規則,有助於各方在數字經濟新課題上開展合作。
黃循財在結束秘魯利馬的APEC峰會行程後,於11月17日前往巴西里約熱內盧,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在此次峰會上,黃循財總理將繼續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和合作貢獻新加坡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