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正式推介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打造的一項全新的中英雙語網上知識庫,其名稱為「新加坡華族文化百科」(Culturepaedia),旨在通過多媒體內容,讓公眾深入了解新加坡華族文化的發展脈絡與演變。

圖源:FACEBOOK
在推介會上,唐振輝強調了新加坡華族文化的多元性和豐富性。他舉例說,只有在新加坡才能吃到叻沙義大利面,這裡有馬來族、印度族、土生華人及西方文化的影響,這份文化的多元性是新加坡人身份認同的核心,本地華族文化則是新加坡多元文化現象中一道獨特景觀。

網站初創階段涵蓋了八大主題,包括社群、語言與教育、大眾文化與媒體、民俗與信仰、文學、美術、音樂和表演藝術。約80位專家、學者以及民間研究者為網站貢獻了近150篇文章。知識庫將不斷豐富內容,開拓更多主題,探索包括本地華族飲食文化,以及華人穆斯林等課題,而且免費對公眾開放使用。
華族文化在新加坡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華族社群在新加坡的歷史悠久,從節日慶典到飲食文化,從語言到藝術表現形式,華族文化在新加坡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新加坡多元文化現象中的一部分,也是連接新加坡與其他亞洲國家的文化橋樑。

圖源:FACEBOOK
華族文化不僅包含了華族的傳統、歷史和文化傳承,也包括了華族社群在新加坡的生活經驗和文化創新。新加坡華族文化百科的推出,旨在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新加坡華族文化,促進文化多樣性和文化交流,推動新加坡社會的和諧發展。
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研究組研究統籌兼「新加坡華族文化百科」主編蘇芸若博士表示,網站以不同主題單元梳理本地華族文化的特色和演變,希望逐步為公眾提供全面、具公信力且活絡的平台,這個平台不僅凸顯本地華族文化的積累,也呈現它的演變和發展,以及當代面貌。
前總理李顯龍曾盛讚本地華族文化
新加坡華族文化百科的推出,是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為了推廣和傳承本地華族文化所做出的一項重要努力。這個平台不僅為公眾提供了了解新加坡華族文化的全面窗口,也為學者和文化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的平台。隨著內容的不斷豐富和拓展,新加坡華族文化百科有望成為新加坡華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參考和資源庫。

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在不同場合多次肯定了本地華社對國家的巨大貢獻。他指出,建立在多元文化環境中的新加坡華族文化是非常寶貴的,也是新加坡華人的特徵之一,這種文化特徵在新加坡的發展歷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新加坡脫離殖民統治、成為自治邦、與馬來西亞合併以及最終獨立的過程中,新加坡華社作為重要的支柱,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加坡從第三世界國家發展成為第一世界國家的歷程中,華社積極參與國家建設,為新加坡的繁榮富強做出了巨大貢獻。
新加坡華族文化百科的推出,也標誌著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在文化傳承和創新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相信在未來,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將繼續推出更多有影響力的文化項目和活動,讓新加坡華族文化在新加坡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新加坡社會的和諧發展和文化多樣性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