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南亞網際網路巨頭冬海集團(Sea Limited)旗下數字銀行MariBank的高層發生重大變動,其執行長鄭毓棟(Yu Dong ZHENG)在LinkedIn上宣布了離職的消息。鄭毓棟自加入Sea Limited以來,已經服務了近五年,儘管他將不再擔任CEO,但他將繼續擔任MariBank和Sea Limited的顧問,這一變動在業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鄭毓棟在任期間 MariBank 取得了顯著成績

鄭毓棟 新加坡銀行業的資深人士
鄭毓棟是新加坡銀行業的資深人士,曾在花旗銀行、渣打銀行等機構工作多年,擁有豐富的傳統銀行經驗。他是東南亞網際網路巨頭冬海集團延攬的最早的金融高管。
加入冬海集團後,他將傳統銀行經驗帶入數字銀行領域,推動了MariBank的發展。在鄭毓棟早期的Sea生涯中,他在Shopee生態系統中成功推出了BNPL(先買後付)和無擔保貸款解決方案,這一業務至今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MariBank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成功獲得了兩張數字銀行牌照,並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分別創立了三家數字銀行,其中,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數字銀行已實現盈利;
MariBank的銀行應用程式在谷歌和蘋果應用商店的評分一直保持在高水平,分別為4.8或4.9分(滿分為5分);此外,MariBank還榮獲《亞洲銀行與金融》雜誌頒發的「2024年新加坡最佳虛擬銀行獎」和「2024年新加坡最佳生態系統倡議獎」;
Sea創始人李小冬 從史丹福畢業生到東南亞網際網路巨頭

2005年,史丹福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喬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演講激勵了無數人,其中就包括冬海集團(Sea Limited)的創始人李小冬。這位天津出生的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生,曾在上海摩托羅拉和康寧擔任HR工作四年,但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讓他決定辭職,前往史丹福攻讀MBA。
在女友的畢業典禮上,喬布斯的演講深深觸動了李小冬,激發了他創業的熱情,2009年,李小冬在新加坡創立了冬海集團(Sea Limited),其時間軸如下圖所示:

Sea Limited的創始人李小冬以及COO和CPO都是中國人,而騰訊則是其最大的股東,持股39.8%。Sea在東南亞的地位和商業模式與騰訊在中國相似,因此被譽為「東南亞小騰訊」。
然而,Sea Limited的業務並不僅僅是「小騰訊」,它更像是「騰訊+拼多多+支付寶」的綜合體。Sea旗下主要有三大業務板塊:遊戲業務Garena、電商業務Shopee和數字金融業務SeaMoney。這三塊業務都極具影響力,分別獲得了「東南亞第一遊戲發行公司」、「東南亞第一電商平台」和「新加坡唯四數字銀行牌照擁有者之一」的稱號。
MariBank是新加坡首批 獲得金融監管局許可的數字銀行之一
早在在上市之前,Sea Limited已經開始將業務重心轉移到金融領域,借鑑孫正義的「時光機」理論,Sea有機會複製騰訊和阿里巴巴在中國的商業模式,在東南亞市場開拓出一片移動支付的新天地。
在各國電商支付戰爭打得熱火朝天時,Sea Limited已進行下一步戰略布局——進入「數字銀行」領域。2014年,騰訊成功創辦了微眾銀行,該銀行在短短五年內實現了從2900萬元到148億元的營收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驚人的248%,這一成績在金融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受到這一成功案例的啟發,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的競爭變得尤為激烈。
2020年12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收到了來自21家企業的數字銀行牌照申請,最終,只有4家公司獲得了進入這個巨大市場的資格,包括Sea Limited旗下金融板塊數字銀行MariBank、Grab 和 Singtel 合作設立的 GXS 數字銀行、螞蟻集團的 ANEXT Bank 星熠數字銀行,以及綠聯國際銀行(GLDB)。

據當時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長拉維·梅農(Ravi Menon)表示:「我們希望它們能夠與現有的銀行一起繁榮發展,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尤其要服務好更多的企業和個人。數字銀行將進一步加強新加坡的金融發展,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
新加坡數字銀行 發展狀況
東南亞的數字經濟和金融科技行業正在迅速發展,新加坡作為金融中心,已經成為數字銀行競爭的焦點。自2022年,隨著新加坡門檻較低、利率更具有吸引力數字銀行的興起,給傳統銀行業帶來了明顯的競爭壓力,而中小企業成為了關注的焦點。
那麼這四家主要數字銀行在新加坡發展狀況如何?其發展有何特點?我們一起來探討下。

MariBank-冬海集團
Sea Limited旗下金融板塊數字銀行MariBank是最早獲得新加坡金融監管局許可的數字銀行之一,MariBank首先服務於冬海集團生態系統內的用戶,例如Shopee的客戶和個人賣家,受邀用戶可以通過Apple App Store、Google Play Store或Huawei AppGallery下載MariBank的應用程式,之後在本地向零售和企業客戶提供服務。
據LinkedIn公開數據顯示MariBank的團隊招募主要來自DBS、CITI、UOB、Maybank等東南亞知名的傳統銀行高管。這也表明了一個態度,Maribank不僅僅是希望在數字銀行領域能夠與螞蟻金服抗衡,更希望能夠達到與傳統銀行對抗的目的。
MariBank目前推出了年利率為2.5%的Mari儲蓄帳戶,該帳戶不設最低存款額、工資信貸要求或最低支出限制。利息將按日累積,並基於前一天的帳戶餘額進行計算。要開設Mari儲蓄帳戶,客戶需滿足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且年滿18歲的條件。

ANEXT Bank-螞蟻集團
螞蟻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星熠數字銀行(ANEXT Bank)於2022年6月在新加坡正式開業,該銀行主要致力於為註冊地在新加坡的本地和東南亞區域的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特別是那些從事跨境貿易的企業。ANEXT Bank提供創新且安全的數字金融服務,旨在支持這些企業的數字化升級和全球化發展。
開業初期,星熠數字銀行推出了首個產品——ANEXT Business Account,這是一款專為中小微企業設計的數字銀行存款帳戶。這款帳戶是新加坡首個允許非本地公司遠程開戶的創新服務,無論企業的主要業務是否在新加坡進行,只要在新加坡註冊,就能輕鬆實現「一鍵開戶」,這一服務大大便利了該區域的中小微企業。
2023年3月,螞蟻集團向Anext Bank增資1.88億美元,以支持其進一步發展。

GXS-Grab和Singtel共同創立
GXS數字銀行由Grab(持股60%)和新加坡電信Singtel(持股40%)共同創立的,GXS銀行以其低門檻的金融產品優先服務於諸如Grab送餐員這樣的靈活就業人員。
2022年GXS推出儲蓄業務,用戶可以在他們的主要GXS帳戶中存入最多5000新幣(約合人民幣24777元),享受每日0.08%的利率。此外,用戶還可以在GXS應用程式中創建「儲蓄口袋」,為特定目標預留資金,其利率與傳統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相仿。
2023年GXS進一步推出了即時個人貸款產品,面向新加坡所有符合條件的人士(例如年收入至少20000新元的個人)。用戶可以申請最低200新元的GXS FlexiLoan,起始年利率為3.8%。

GLDB-綠聯集團
綠聯國際銀行(GLDB)由擁有中國國企背景的綠聯集團控股公司全資擁有,綠聯國際銀行的初始投資不低於1億新幣。
GLDB專注於為新加坡本地的中小微企業(MSME)和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供應鏈融資服務及相關金融產品。它旨在這些企業的成長過程中提供全面的金融解決方案,並通過利用數字批發銀行與傳統商業銀行之間的差異化優勢,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活力。
綠聯國際銀行的戰略發展規劃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服務於新加坡的中小微企業和科創企業,然後擴展到東南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最終服務於全球更廣泛地區的成長型企業。
資金不斷流入東南亞 數字銀行發展的巨大潛力
近年來,東南亞的經濟快速發展,但金融服務普及程度仍然有限,該地區年輕的人口結構和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數字經濟的廣泛滲透,為數字銀行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力。數據顯示,東南亞許多國家的信用卡覆蓋率低於30%,近2億成年人沒有銀行帳戶。
這種情況部分是由於東南亞複雜的貨幣體系所導致。由於缺乏統一的貨幣,不同幣種依賴於不同的帳戶系統,這也是為什麼現金仍然是東南亞主流支付方式的原因,數字銀行有望解決這一問題。
在數字銀行體系中,業務處理完全可以在數字環境中完成。無論是螞蟻集團旗下的星熠數字銀行,還是Shopee內部的Maribank,它們都能從架構上解決多幣種的問題。相比之下,傳統銀行在擺脫這種困境方面面臨著挑戰。此外,疫情也改變了東南亞居民的支付方式觀念。現金和實物交易的比重正在下降。
資金不斷流入東南亞,數字銀行的作用日益顯著,Maribank等的逐步落地,不僅激勵了東南亞的數字銀行產業,也向傳統銀行業發出了警示。
自去年以來,更多的數字化產業遷移到新加坡,東南亞正在逐步成為亞太地區的科技樞紐,對於數字銀行運營商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它為支付場景,尤其是數字支付場景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