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防部隊去年緊急醫療求助電話增逾兩成 非緊急事件增27.5%

新加坡民防部隊表示,去年接獲的緊急醫療求助電話增加了20.2%,非緊急求助電話也增加27.5%,這主要與冠病有關。
民防部隊昨早(13日)在總部召開記者會,公布2022年的全年數據。民防部隊去年接到更多求助電話,共23萬9210通,比前年同期增長近20.2%。其中,81.4%的求助電話跟醫療有關達到19萬4668通,比前年增加22.1%。涉及65歲及以上年長者的緊急電話比例最高,占所有年齡層的47.7%。
當局去年共接到25萬6837起緊急醫藥求助電話(EMS),平均每天約有704通,比前年增加20.2%。非緊急求助電話則增加27.5%,這大多與冠病有關。
非緊急電話增加 當侷促請公眾非緊急別打995
虛報電話自2019年以來持續下降,但是去年的虛報電話同前年相比增加了8.8%,達6089通。
非緊急情況電話也有所增加,從前年的9050通增加至去年的1萬1538通,民防部隊籲請公眾在非緊急情況時不要撥打995。冠病確診者或疑似確診者只有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或重症時才會被送院;沒有出現這些症狀的患者,請勿撥打緊急電話。
去年火患通報同比下降 但死亡人數增加
數據顯示,民防部隊去年接獲1799起火患通報,比前年減少2.4%。去年共有171人在火患中受傷,比前年少22人,另外去年有六人死於火患,比前年增加兩個。
雖然發生在住宅區的火患達935起,同比下跌了7.4%, 但非住宅單位和非建築區的火患分別增加了4.6%和2.6%。涉及活躍通勤工具(Active Mobility Devices)的火患則下跌33.3%。
去年有52%的火患發生在住宅區,24.1%發生在非住宅單位,23.9%發生在非建築區。最常見的火患導因依序為電源、烹飪活動,以及菸蒂、火炭的餘燼。
因烹飪時無人看管造成的火患有所減少,但仍占最多,其次是因電器和家居用品造成的火患。廢棄雜物造成的火患則增加18.8%。
非住宅單位火患共有434起,比前年的415起增加4.6%,其中,發生在工業區大樓的火患增加6.9%至140起。商業大樓火患則增加4.2%至221起。
對此,全國防火及民事緊急應變理事會會長卲在忠說,「近年來,理事會與民防部隊和相關人士合作,不斷為業主及防火安全經理舉辦消防安全研討會。我們會繼續努力提高民眾的消防安全意識,並維持良好的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