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本地嗜毒者第一次接觸毒品平均年齡為15.9歲


調查:本地嗜毒者第一次接觸毒品的平均年齡為15.9歲
去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百分之0.7的本地居民在過去12個月內曾吸食毒品至少一次,而嗜毒者第一次接觸毒品的平均年齡為15.9歲。中央肅毒局發文告,公布心理衛生學院進行的2022年健康與生活方式調查結果。這是當局首次進行這類調查。
去年的一項調查顯示,0.7%的本地居民在過去12個月內曾吸食毒品至少一次,而嗜毒者第一次接觸毒品的平均年齡為15.9歲。
中央肅毒局發文告,公布心理衛生學院進行的2022年健康與生活方式調查結果。這是當局首次進行這類調查。
心理衛生學院是在2021年4月到2022年7月之間,向6500多人進行調查,受訪者的年齡介於15歲到65歲。
調查顯示,曾經吸食毒品的受訪者當中,超過四成在18歲之前就接觸毒品。大部分嗜毒者一開始吸食的毒品是大麻、愛他死藥丸和海洛因。他們最常吸食的毒品是大麻,依次是愛他死藥丸和冰毒。
調查指出,人們吸毒的三大原因是因為好奇、相信毒品可以幫助他們面對問題以及受朋友影響。
調查也發現,嗜毒者一般會在住家、朋友的住所和海外吸毒。
心理衛生學院研究部副經理章韞珏認為,本地的調查同國外的一些調查結果相似,青少年吸毒的趨勢令人擔憂。
「青少年是人生當中非常重要的發展階段,在這麼年輕的時候接觸毒品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社會關係,也會增加他們有精神障礙的風險。」
負責行政與政策事務的肅毒局副局長孫振豐指出,調查顯示,嗜毒者有年輕化的趨勢,當局需要加強反毒品的教育活動。
「毒品防範教育必須從小開始,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我們需要提倡無毒品的健康生活態度。中央肅毒局將會強化毒品防範教育,希望能讓國人更了解外來無良宣傳的危害。我們也會與多個有社區影響力的機構聯手,在各種場合與家長和青少年接觸,協助他們了解毒品的正確信息。」
國務資政張志賢在中央肅毒局工作研討會上指出,本地青少年吸毒的趨勢令人擔憂。
「我們十分關注嗜毒者年紀輕輕開始濫用毒品,有些還在家裡吸毒,也是青少年理應受到家長監管的地方。濫用毒品會造成長期危害,我們必須在打擊毒品方面做得更多。」
張志賢也說,當局加大努力提高公眾尤其青少年對毒品危害的認識,也會駁斥出現在國外媒體或社交媒體上有關毒品的錯誤信息。
「有必要教導青少年在接觸到錯誤信息時懂得如何辨別,他們應了解就算是吸食所謂的軟性毒品,例如大麻,還是會危害健康。」
為了加強青少年對毒品的預防意識,活動設有展區,讓人們更了解大麻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