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Grab私召車的一名司機稱,他數次在收費系統輸入車資金額後卻自動歸零,而他未仔細檢查就按下確認鍵,導致3個月內損失逾60新元的車費。
私召車司機蔡開基(46歲)告訴《聯合早報》,自今年3月初來,Grab應用車資系統的「里程費」一欄,有時候會在他輸入相應金額後,突然跳轉至「0元」,導致他有4次沒收到應有的車費。
他說,繁忙時段通常訂單來得很快,載送乘客到目的地後,馬上要跑下一單,因太匆忙而沒能仔細反復核對車費金額。

根據蔡開基出示的付款記錄,他在3月到4月間共遇到4次車資金額自動歸零的情況,共損失了60.15新元。(示意圖)
「我沒留意金額跳轉,變成了0元,這幾乎就等於白跑了。有一次我跑了近30公里,結果只淨賺了2.70新元的預訂費。」
根據蔡開基出示的付款記錄,他在3月到4月間共遇到四次這類情況,共損失了60.15新元。
他說,在正常情況下,司機可在行程結束後手動填入里程費,然後按下「確認付款」的鍵鈕,即可收到正確車資。可是,若沒注意顯示的金額有誤,下意識便按鍵確認,就無法討回差額了。
里程費0元即意味著,司機在非繁忙時期和繁忙時期只能分別獲得2.30元和3.30元的預訂費,減掉0.60元的平台費後只淨賺1.70元到2.70元;再扣除油費和時間成本,司機不賺反倒貼了。
蔡開基說,他在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後就聯繫了Grab,但被告知平台聯繫不上顧客,所以無法索回車費。對此,他表示很無奈,不解為何系統失誤造成的損失必須由他來承擔。

根據Grab私召車司機蔡開基出示的車費記錄,行駛了近30公里的車程竟只淨賺2.70新元。(受訪者提供)
Grab:爭取補足差額
Grab發言人通過電郵回復《聯合早報》詢問時表示理解有關司機的心情,平台會儘量支持受影響的司機。不過,至今類似的反饋並不多,大多數時候乘客會願意補足車費差額。
「平台會嘗試聯繫乘客,爭取他們補足差額。」
發言人說,能夠理解司機們有時須趕著去接下一個客人,所以這個系統的「確認「按鍵特別設計成滑塊,司機須有意識地拖動滑塊才能確認款項,希望藉此減少收取車費有誤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