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報道台積電正考慮斥資數十億美元在新加坡建12寸晶圓廠,台積電對此回應稱,目前尚無具體計劃。
據台灣《經濟日報》報道,台積電19日簡短回應稱:「我們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目前沒有任何具體的計劃。」

有報道指台積電正考慮在新加坡建12寸晶圓廠,台積電回應稱不排除任何可能,但目前沒有具體計劃。(路透社檔案照)
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台積電正考慮在新加坡建一家半導體工廠,以幫助解決全球供應短缺問題。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說,此事尚未做出最終決定,計劃的細節仍在討論中,但初步談判涉及一家大型工廠,其建設成本將高達數十億美元。
知情人士說,台積電正評估在新加坡設立7納米至28納米製程生產線的可行性,用於生產汽車、智慧型手機和其他裝置需要的晶片。新加坡政府可能會為這家工廠提供資金,目前台積電正在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談判。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去年年初以來,半導體短缺打亂了包括汽車製造在內許多行業的生產,包括美國和日本在內的一些國家政府已經努力引入晶片生產設施。另外,對美國及其盟國而言,當務之急是降低晶片集中在台灣生產的密集度,並防止尖端技術落入中國大陸手中。
其中一位熟悉計劃的人士說,確保關鍵零部件的供應鏈也是新加坡政府的一個工作重點,「在這方面新加坡也效仿美國和日本」。
台積電已在新加坡擁有一座8寸晶圓廠,該廠於2000年動工,2001年投產,由台積電、恩智浦前身飛利浦半導體,以及新加坡經濟開發投資局(EDBI)共同投資,廠區位於巴西立工業園區,初期生產製程以0.25微米及0.18微米為主,2002年陸續導入0.15微米及0.12微米製程,滿載月產能達3萬片。
文: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