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爆發以後,樟宜機場遭到了一萬點打擊。
疫情不結束,旅遊業不振,機場就不興旺。
樟宜機場的第二航站樓,就這麼被磋磨了快2年。
一直到現在都未能開放,不僅如此,剛剛還決定繼續關閉。
專家也認為,現在重開樟宜機場T2作用也不大~

來源:TTG ASIA
樟宜機場第二航站樓
什麼時候得以重開?
新加坡樟宜機場,從前是全球客流量最大、最繁忙的。
疫情來了之後,變成了閒在家的老大爺一枚。
即便到了跟病毒共存階段,現在運作的航站樓也只有老大跟老三。
老二跟老四到現在還關著沒啟用。
專家認為,就現在這個階段,它們開了也沒用。
因為需求實在是太少了。以現在的乘客流動量,老大跟老三兩個航站樓就能應付。
如果在乘客不夠的情況下,貿然啟用老二老四。
那麼虧的只會是樟宜機場。

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會持續到年底。
不過,這種情況也不是萬萬不可改善。
據新加坡管理大學戰略管理學助理教授范平正分析:
如果今年下半年,奧密克戎疫情減退了,更多人有免疫力,那可能機場復甦的步伐就會加快。
言下之意就是,大家都免疫了。
疫情浪潮褪去,出門要操心的事情少了,旅遊、跨國旅行的情緒可能會跟著高漲,航空業從而恢復。
但這有那麼容易嗎?

來源:benoy
上述的假設,是建立在奧密克戎浪潮褪去、一切順利的前提。
今天世界衛生組織還在說,按照全球當前這種局勢發展,後期估計還得再曝出個什麼新毒株。
奧密克戎剛現身的時候,全球多國拉響警報,斷航的斷航,封鎖的封鎖。
這不也是給航空業一記猛拳?
當然,現在考慮新毒株貌似略早。 畢竟新加坡的奧密克戎疫情才剛剛要開始興風作浪(昨天單日病例1448例)。
且樟宜機場的第二第四航站樓雖然沒開,但也沒閒著。
第二航站樓正在翻新 樟宜機場目標:重回大樞紐地位
準確來說,樟宜機場的老二航站樓關了已經有18個月了。
從去年2020年5月,就開始淡出眾人視線。如果不是這次探討重開話題,可能記憶都要積灰了。

關了近一年半,起初只是因為人太少,開著浪費資源浪費錢。
想著先關起來,及時止損,等疫情快快去再重開。
當然誰也沒想到這疫情一爆發就是2年,當初關著想省錢,後來關著就是趁機在翻新了。
現在誰也沒見著老二的真面目。(除了海峽時報跟機場翻新團隊們)

來源:海峽時報
按照原本的計劃,翻新時間為1年,預計在2023年完成。
到時升級版的第二航站樓,每年預計能多接待500萬人次。
整個樟宜機場的接待乘客量,將會提高到每年9000萬人次。
從海峽時報官方走訪拍下的照片來看,疑似翻新未完。
雖然樟宜機場截止去年年底,接待乘客量恢復到了疫情前15%水平,但這個增長在大佬們看來其實並不理想。

來源:inside retail asia
交通部長易華仁就評價:
「乘客量可能要好幾年才能全面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這對於樟宜機場來說,又是一個充滿惡意的現實消息。
畢竟,樟宜機場曾經無比輝煌,上榜全球第一機場都是分分鐘的事情。
現在,四個王牌用了2個,第一跟第三的乘客量都不夠,第二跟第四在閒置。
航空業獨立分析師索比就說,現在的情況相當於樟宜目前暫時失去了航空大樞紐地位,只是一個小樞紐。

來源:benoy
不過就算小,疫情之下,也比其他東亞地區國家的機場來得強。
目前關於第二航站樓的重開計劃,當局只透露會分階段重開。 此外,新加坡樟宜機場其實還憋著一個大招——第五航站樓。
專家分析:這個航站樓將會成為疫情後,國際航空全球大復甦中,保持新加坡機場地位的關鍵競爭優勢~
只是,這都是疫情後的考慮了。
現在的大形勢仍然是疫情下。
深圳近日又現新加坡輸入病例
民航局頻發熔斷指令
新加坡回國發現確診病例,這個事很長一段時間沒出現。
但最近,又開始了。 尤其是深圳,最近接連兩天都曝有輸入病例。

不過,好在每趟航班出現的病例算少,不滿足航班熔斷條件。
中國民航局已經連續兩天發熔斷指令,值得慶幸的是新加坡不在被熔斷對象中。
大部分航班熔斷的都是歐美國家。


估計是因為臨近春節,很多在海外的人都想要回中國過年。
於是早決定的走得了,決定晚了想飛的,沒航班了...... 關於回家這個事,近期美國跟墨西哥都出現了不和諧事情。
比如,想要回家,又不想遵守回國要求。
7天自我健康監測,有人沒照做,就沒綠碼。
或者不想照做,又想要有綠碼,就想方設法騙過去。

只顧私利,自己飛走就行,不管其他人。
類似操作的還有在墨西哥想要回國的人。
他們則是偽造健康碼,自己P圖一下想要矇混過關。

然後被使館暫停了健康碼申請資格。
值得開心的是,目前新加坡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回國按規走流程,還是最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