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4日訊)在日本餐館工作的第109名新冠病毒(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患者,早在上周四(2月27日)已發高燒,但3天後才被確診,被送院時肺部功能已衰竭,須依賴機器呼吸。
事發前在西海岸廣場日本餐館Fish Mart Sakuraya工作的鄭亞烈(70歲),因發高燒近40度,曾到家庭診所求診,家人起初以為他只是「嚴重感冒」,怎料卻被確診。
他的女兒鄭秀萍(43歲,培訓員)今早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表示,父親上周二(25日)感到全身疲累,隔天搭巴士去上班時,還累得睡過頭過了站 。
「他27日看醫生時,已開始發高燒,下來三天的體溫一直在38.5攝氏度至39.8攝氏度之間徘徊。因沒有出國也未與已確診的患者有接觸,所以沒被要求接受檢測。」
她說,29日家人將父親送院,起初住在B2級病房,但高燒不退,情況也急轉而下。醫生1日為他檢測,當晚第一輪檢測結果為陽性。第二輪結果隔天再呈陽性後,他立刻被轉入隔離病房,並需用呼吸機。
鄭亞烈因確診時已病危,醫生當晚給他服用愛滋病藥物。雖然藥物有助穩定病情,但肺部功能仍未恢復,昨天再進入加護病房,讓家人非常焦急 。
之前與病人有接觸的四戶人家共13人,當中包括70歲的妻子,和1歲大的孫兒都需被隔離。

鄭亞烈目前在加護病房。(受訪者提供)
家人吁康復者捐血漿救父親
家人呼籲康復者捐血漿救父親一命。
鄭秀萍說,醫生已給父親服用愛滋病藥物,但情況仍十分危急,令她非常焦急。
「聽醫療界朋友說,中國使用含有抗體的康復者血漿為冠病重症者治療。本地已有78人痊癒,我希望康復冠病病患能捐出血漿,救年長的父親一命。」
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日前告訴《聯合早報》,中心在徵得康復病患的同意後已開始採集血漿,並測試當中的抗體量是否足夠,但相信還需要時間採集質量佳的大量抗體。他們也得確保血漿不含有其他病毒才能用於治療。
鄭秀萍:父親很少重病
鄭秀萍說,父親以前抽菸,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壓和高膽固醇,但很少病得那麼嚴重。
「我們覺得不對勁,29日決定送他到新加坡中央醫院急診部檢查,當時他已手腳發抖、靜脈變紫,醫生看他喘不過氣決定讓他住院。」
她說,父親病源不明,但指父親的工作地點靠近其中一個感染群,不曉得是否有關係。
入院後醫生為他注射鎮靜劑,之後就一直昏睡,或不知道自己被確診。
鄭亞烈之前是釀豆腐攤販,如今退休後做兼職是為了打發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