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每年對教育的投資力度是非常大的,為了教育的優質性會在短期內做出巨大變化。而「雙語教育」是一直被大力推行的,這一制度也是好多國際生選擇到新加坡留學的原因,尤其對於我們國家的孩子來說,簡直是得天獨厚的條件。
那麼雙語教育究竟有什麼優勢呢?受到新加坡教育部的如此重視,還受到國際生的青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新加坡雙語教育的背景
新加坡作為一個多元種族的社會,以其兼容並包的姿態接納了包括華族、馬來族、印族、歐裔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多元的種族帶來了多元的語言,但也帶來了群體的割裂和溝通的障礙。
直至1959年前,四大語文源流學校(華校、英校、馬來文學校、泰米爾校)仍各自為政。但敏銳的新加坡政府已經明確意識到,語言割裂對國家而言意味著什麼。於是以李光耀為首的人民行動黨在1959年後大力推動「雙語教育」,一方面以「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另一方面以「華文」作為文化根基。

因此,以萊佛士書院為首的「英校」和以華僑中學為首的「華校」在新加坡並存。由於 「英語」是新加坡的第一官方語言和工具語言,所以歷史上「華文」的推廣和使用多次受到挑戰。1979年,政府意識到華校的沒落,提出保留九所特選學校並招收TOP 10%的學生。
另外,教育部還撥予額外的人力和物力,支持九所華校加強英文培養。學生既可以在華校環境里受到中華文化薰陶,同時又能保證其英文水平可以和英校媲美。而到今天,這些特選中學沒有辜負新加坡培養雙語人才以及傳承華族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
如今它們不是自主學校,就是自治學校,也都成為新加坡家長嚮往的名校。當然,作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和學校教育的官方語言,新加坡的英語教育自然毋需贅言。

新加坡雙語教育的意義
新加坡在雙語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毋庸置疑。英文和華文就像是新加坡的「雙臂」,「英文」這隻臂膀讓新加坡能夠高效地學習世界的先進理念、文化,突破語言的障礙,直入到最領先的領域;
而「中文」這隻臂膀讓新加坡保留了華人的傳統文化根基,避免了失去身份認同、成為「香蕉人」的困境。
國父李光耀先生曾這樣評價新加坡的雙語教育:「雙語政策兼顧工具語言與文化語言,需要制度性的保障,讓學生經歷長期的學習過程」。

新加坡雙語教育優勢
1. 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雙語教育加強大腦的執行功能。研究表明,由於雙語學生同時使用兩種語言,實現無縫切換,有助於開發大腦的自我意識、注意力的轉換和強化記憶力等功能。

因此,接受過雙語教育的學生通常在工作中更擅長多任務、迅速決策和解決問題,儘管這些工作可能與語言無關。
2. 為接受進一步教育提供更多選擇
雙語教育的孩子不僅能學會兩種語言,同時也具有雙文化優勢。例如申請大學,他們可以根據所學的語言,自由的選擇國家並申請大學;在參加一些短期項目或者交換項目,雙語教育可以幫助他們迅速融入第二語言的文化中。

3. 拓寬就業機會
在當今不斷發展的全球經濟中,許多跨國公司更傾向有雙語優勢的人,精通雙語的人更容易從眾多潛在員工中脫穎而出。
4.雙文化優勢成為與世界溝通的有效橋樑
學習語言不僅學習單詞和語法,同時也在學習另一種文化和生活方式。雙語教育為兒童提供更廣闊的視野,並帶給他們不同種族和民族的體驗。

面對當今不斷變化的世界,溝通變得越來越重要,具有與多種文化溝通交流能力的孩子會更具優勢。
5.接受雙語教育的兒童對環境具有更強適應性
孩子進入雙語學校可以接觸到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了解各種外來文化,幫助他們了解這個世界,培養更具開放精神的頭腦和接受差異的思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