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勿洛轉換站小販中心的勿洛水粿常有人龍排隊。
水粿是本地家喻戶曉的傳統早餐,也是人氣小吃,今天(9月10日)早上公布的米其林新加坡「必比登」(Bib Gourmand)推介名單上,就有新上榜的著名勿洛水粿。
勿洛轉換站小販中心(Bedok Interchange Hawker Centre)今年有兩家攤位新登上新加坡「必比登」推介名單,分別是勿洛水粿和福海(芳林)咖喱雞面。晚報飲食版剛在6月的《按圖索Eat》介紹勿洛地鐵站附近的美食時,推薦勿洛水粿和福海(芳林)咖喱雞面。
勿洛水粿的負責人不願接受媒體訪問,但《聯合晚報》美食記者到訪過這家勿洛水粿攤位幾趟,每次都碰到人龍排隊,可見它人氣之旺。之前記者於早上11時到訪時,水粿攤位已開始有食客在排隊,他們看似附近的上班族和居民,買水粿當午餐,或是買幾包水粿隔天當早餐。這裡的水粿充滿傳統風味,口感較為軟嫩綿密,菜脯的咸甜適中,喜歡辣的話,可搭配特製辣椒醬一起吃。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水粿,名廚張添來說:「越簡單的食物越難做好。像好吃的水粿,口感要軟嫩又不失彈性,切開一半時,不會整個碎掉。還有,水粿的菜脯要炒得香,不可以太咸也不能太甜。」

江師傅面家今年也新入榜。 福海咖喱雞面新入榜
福海(芳林)咖喱雞面首次入榜。
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上老闆娘郭姝鷨(51歲),她表示毫不知情,並且感到驚訝。她感謝老顧客的支持,他們吃了好吃,口耳相傳。「我向來以平常心看待美食獎項,但相信今年入榜有助提高攤位知名度。」她也表示,會跟檔口工人和常客分享這份喜悅。說完,電話另一端傳來她爽朗的笑聲。
福海(芳林)咖喱雞面,是從70年代就流傳下來的傳統口味,至今已有近40年的歷史,融合了本地許多國人的共同記憶。創辦者郭炎泉,曾於70年代在芳林苑熟食中心開設咖喱雞麵攤位,後來把咖喱雞面的烹調秘方,交給了女兒郭姝鷨。

她表示,攤位所售賣的咖喱雞面沿用父親的配方。咖喱湯汁是用雞骨頭等十多種材料熬煮好幾個小時而成。她表示,午餐時段可售出200、300碗咖喱雞面。
郭姝鷨說,美味的咖喱雞面最主要是辣椒醬,而攤位所採用的辣椒醬是自製的。所烹煮出的咖喱湯汁不會太辣,除了深受食客歡迎,小孩子也能吃。她認為,要維持食物水平,凡事親力親為很重要,自己每天傍晚都會到攤位親自監督和幫忙。
目前,攤位所售賣的咖喱雞面售價介於$4至$6。郭姝鷨不擔心「米其林效應」,引發食客大排長龍,也不會因為上榜而有壓力。另外,她也承諾不會因為上榜而起價,並堅稱會儘量保持食物水準,絕不偷工減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