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籍東協學生每月545新(相比2023年漲S$25);
·外籍非東協學生(含中國)每月935新(相比2023年漲S$50);

新加坡垃圾處理費,漲了
2024年 7月1日起,新加坡政府組屋和私人公寓住戶,每個月垃圾收集費10.20新元(漲S$0.39);有地住宅每月垃圾收集費收34新元(漲S$1.33)。


圖源:scmp、官網文告
新加坡薪水漲沒漲?
物價上漲另說,新加坡這些年薪水漲幅似乎不盡如人意,讓人面對通脹很沒有底氣。
去年,有網友在網上吐槽,新加坡消費漲得厲害,但是薪水卻完全不動。
這導致她壓力山大,分分鐘想裸辭回老家。

用官方數據說話,《2023年住戶收入主要趨勢》報告數據顯示,新品本地受僱居民住戶的工作月入中位數,從2022年的1萬零99新幣,增長至去年的1萬零869細胞你,漲幅為7.6%。
即使計算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實際月入中位數也同比增長了2.8%。

數字看起來不錯,但一些生活在新加坡很多年的小夥伴,覺得在新加坡月入大幾千新幣,還沒有十年前拿著一般薪水活得瀟灑。

圖源:小紅書網友@北澈
椰友們,你們覺得薪水的漲幅,跟得上物價上漲的速度嗎?
在新加坡,我正經歷消費降級
賺新幣的性價比不如以往,也有網友分享,自己這幾年不得不經歷的「消費降級」。

消費降級1:不再購買名牌
新加坡的名牌價格並不合理,且在新加坡沒有必須要穿名牌的必要。
為了節省開支,高奢和輕奢統統都被砍掉,把更多錢留下來用在刀刃上。


消費降級2:不再去高檔餐廳
新加坡雖然沒有小費文化,但是在高檔餐廳用餐一般需要額外支付10%服務費,再加上9%消費稅,實在讓人傷不起......
很多人現在很少下館子了,一般都是全天在小販中心/食閣解決。

圖源:搜狐

消費降級3:不再去書店買書
新加坡買書相當貴,一本幾十塊新幣很正常。
還好新加坡社區圖書館的藏書還算服務,公民和PR辦一張會員卡可以免費借閱圖書,實在不行還能借用圖書館的電腦尋找一些資源。

圖源:NLB

消費降級4:不再續約擁車證/打車
擁車證價格太高,續10年也不便宜而且只能開舊車。打車也是打不起的。 現在我們全家都已經轉向公共運輸了,幸好地鐵越建越多,巴士也還算方便。

圖源:Expat Living Singapore

消費降級5:不再頻繁出國旅遊
以前每逢小長假、學校假期什麼的,都會帶孩子出去玩。最近也是港台,歐美也沒少去。
現在一有時間,更習慣帶孩子去植物園、樟宜機場這些本地景點轉轉。即使出國旅遊,也更經常去馬來西亞了。

圖源:Todayonline 就椰子的了解,在新加坡經歷消費降級,或者至少是在有意控制開銷的人,這些年來不在少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