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騙子冒用許太太身份,在WhatsApp模仿她語氣向好友發短訊,稱親戚入院急需用錢,騙走朋友3000新元。 (受訪者提供)
(新加坡訊) 女子不慎登入假網頁版WhatsApp導致戶頭遭駭入,騙子不動聲色觀察3天後,模仿女子用語向她10多年的好友發短訊,打「苦情牌」稱親戚住院急需錢,讓好友信以為真轉帳3000新元,落入騙子的圈套。
許姓會計師(37歲)透露,她11月初在電腦上通過谷歌搜索WhatsApp網頁版時,沒有多加留意就直接點擊第一個連結,殊不知這是仿冒WhatsApp的釣魚網站。
她掃描兩次網頁上的二維碼後才成功登錄,騙子相信這時已駭入她的WhatsApp戶頭,但她沒有發現異樣。直到3天後,騙子才冒名向她的兩個朋友發短訊。
為了不讓朋友起疑,騙子甚至套用許姓會計師與朋友常用的暱稱打招呼,隨後謊稱親戚住院急需用錢,還發了一張住院照為證。騙子還稱Paynow戶頭無法使用,指示朋友轉帳到另一個銀行戶頭。
其中一位認識許姓會計師超過10年的朋友不疑有詐,也擔心她真的急需用錢,二話不說就直接轉帳3000新元到騙子指定的戶頭。
另一位朋友想起曾聽聞類似的騙案,詳細查看騙子發來的照片,發現醫院有泰文告示牌,頓時覺得有詐,趕緊撥電給許姓會計師求證。
許姓會計師說,她事發當天早上出門沒有留意手機,直到下午回家看到朋友打來的未接電話,才得知騙子在她不知情下向朋友發送簡訊。
「我之前完全沒有收到WhatsApp彈出的短訊通知,我事後查看發現,我的WhatsApp簡訊會被自動刪除,明顯被人遠程操控,我趕緊刪除釣魚網站連結。」
她說,這是她第一次遇到騙案,導致朋友上當,讓她倍感內疚。
她提醒民眾保持警惕,要確認點擊的連結是屬於官方WhatsApp。若收到可疑短訊,應馬上撥給發信人確認,也不要轉錢到陌生的銀行戶頭。

菲迪以自身經歷提醒民眾,只使用WhatsApp官網,避免墜入騙局。
另一名受害者菲迪(52歲,建築安全人員)是10月29日在Google網站點擊以假亂真的WhatsApp釣魚網站。他的電腦接著突然當機,但他沒有多想,直接重啟電腦,之後如常使用WhatsApp,豈料隔天有朋友通知收到他發出的可疑簡訊,他才得知被人冒用身份借錢。
根據朋友收到的短訊,騙子稱一名曾幫助過自己的遠親急需用錢,想要籌錢幫親戚度過難關。
菲迪趕緊發給工作群組通知同事不要受騙,但一名熟識的同事早已轉帳1000新元,他的老闆也險些上當,稱要當面拿錢給他。
儘管騙子用英文發短訊,與他平時用馬來文與同事溝通的習慣不同,但這名同事一時間沒有起疑。
「騙子利用朋友對我的信任騙錢,我對同事感到非常抱歉,決定自掏腰包把1000新元還給他。」
當菲迪的WhatsApp被盜用時,騙子有可能把聊天記錄歸檔,他因此在WhatsApp介面上完全看不到騙子發出的短訊,也接收不到通知。
菲迪說,一般人都習慣在搜索谷歌后,直接點擊跳出來的第一個連結。
「我希望提醒公眾一定要看清楚要點擊的連結是不是官網,不要像我一樣墜入騙案。」
這類新型的騙案屬於社群媒體假冒身份騙案,新加坡本月至今已有超過237名受害者被騙,損失金額達60萬6000多新元。 其中,墜入WhatsApp騙案的受害者至少93人,涉及金額超過17萬6000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