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抽籤失敗後,我把上小二的女兒轉進了新加坡GEP名校!」
前陣子GEP考試第一輪已經結束,許多粉絲就來問辣媽:如果通過了第一輪是不是可以轉校?轉校申請的整個流程是怎麼樣的?
其實,不考GEP也是有機會轉校的。最近就有一個媽媽,在女兒小二的時候成功轉進了恆力小學,讓我們看看她是如何操作的吧。
01 想要轉校的原因
來新加坡之前,我們一直生活在上海,2020年孩子大班時遇上了疫情,於是乾脆休學在家。到了2020年底,老公的工作調回了新加坡,於是我們就帶著孩子一起回到新加坡了。

那年正好遇上孩子要報名小學,我們屬於2C階段,就先在網上申請抽籤。當時是想申請恆力小學,因為它是離家最近的學校,可惜運氣不好沒有抽中,所以我們被分配到了離家有一段距離的培童小學。

轉校原因
至於轉校的原因,首先是因為距離近,從我們家走路到恆力小學大概只有六七分鐘的時間,而孩子在培童上下學都需要開車接送,對於我們來說比較麻煩,第二個是覺得,之前的小學沒有給到孩子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所以我一直想,換一個學校會不會不一樣?

其實我一直都知道,學校是有一個waiting list的,但是我並沒有在孩子一年級或者二年級上學期進行申請。因為我希望孩子可以先感受一下小學是什麼樣的,能夠融入到本地文化當中,所以我沒有急著給孩子申請轉校。
02 申請轉校的過程
到了二年級的九月假期結束時,我覺得是時候考慮轉校的事情了,於是就整理了孩子這兩年時間在新加坡參與的活動和獲得的獎狀,還有一些考級的證書等等,一併發給了恆力小學,正式申請轉校。大概兩周之後,學校就打電話來詢問孩子目前在校的成績,因為我沒有拍Report Book(成績報告冊)給他們。
這裡要提醒大家,Report Book真的很重要,孩子從進入小學的那一天就要好好表現,因為這裡面的每一個字都會跟隨著他們走完6年的小學生活,轉學的時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參考資料。
▼在培童小學時的Report Book


▼轉到恆力小學後的Report Book

學校在收到Report Book之後的大概一個多星期吧,就又給我打來電話,跟我說現在學校有位子,問我孩子願不願意轉過去上學。
之後,學校又發了一些相應的文件給我,讓我帶去原來的學校簽字,整個過程大概花了一個半月,就基本上確定了孩子可以轉校這件事情。
03 提交了哪些證書?
申請轉校的時候總是會想著提高成功率的,所以我想讓學校知道,孩子在學習之餘還有很多興趣愛好,可能會有所幫助。我女兒本身性格原因,除了跳舞之外,不太喜歡其它體育類的活動,更偏重的是文藝方面。






孩子有參加過中國的一些朗誦考級,目前已經是到七級了,當時申請的時候大概是六級,還有在新加坡獲得過國際小提琴鋼琴大賽的一等獎和三等獎,孩子還考過英皇芭蕾和中國舞,在繪畫方面也考過證書,也參加過一些在中國的繪畫比賽並獲過獎。
不過我覺得,這些東西只是錦上添花罷了,能成功轉校的原因,除了恆力小學當時確實有空位,就是我們家離學校近這個事實。從小學報名的優先權來看,教育部制定的規則很大程度上也是以就近入學為準則,所以即使孩子沒有任何特長、證書或是獎狀之類的,離家近的話也是很有可能轉學成功的。
04
轉校之後孩子的感受
轉校成功之後,孩子的心理其實是有兩種變化的。第一,她知道自己轉去的這所學校是9所GEP學校中的一所,所以她會很自豪地跟他的朋友、親戚和家人去介紹。第二,她其實也很想念原先學校一起生活了將近兩年的朋友和老師。所以孩子的情緒是蠻複雜的,一方面很期待新學校的環境,另一方面,又很捨不得原先舊學校的同伴。
▼和弟弟在一起


我在這個時候會花更多的精力去疏導孩子,希望讓她知道,人生當中總是有聚有散的,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哪怕再好的朋友,也會有分開的時候。
當然,會分開,也會再聚,所以我覺得,要讓孩子用平常心去對待轉校這件事情。就比如我跟她會說,我們從上海來到新加坡,對家人和朋友來說也是一種分離,但是我們還會再回去,還會看到他們。所以這並不是一件很傷心的事情,你應該要能夠接受這種分分合合。
我覺得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很多事情是可以跟孩子溝通的,孩子會更能夠理解和接受。
今年孩子轉到恆力小學之後,代表學校Brownie CCA(女童子軍)參加比賽獲得了一等獎,參加了YMCA的華語演講比賽獲得了三等獎,還榮獲了全國課文朗讀小學組二等獎。
▼新加坡女童子軍的一個活動拿到小組第一名

從家長的角度來看,我明顯感覺到,新的學校給了孩子更多的機會和發展空間,就跟我原先的想法是一致的。
05
給家長們的建議
對於轉學這件事,我個人的意見是一定是要就近,就不要捨近求遠。我們想轉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學校確實是很近,也很方便,孩子每天可以睡到7點再起床。即使一個學校再好,如果離家很遠,我也是不會考慮的,因為我覺得,孩子休息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第二點,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喜歡的特長,並且有天賦的話,是要堅持去做這件事情的。哪怕不是為了要轉校,或者不是為了以後要DSA,本身堅持孩子喜歡並有天賦的這件事情,也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06
寫在最後
對於我這樣一個並不十分了解新加坡教育體系的人來說,能獨自辦理好女兒的轉校手續,真是十分幸運的。
從去年九月底在線申請,到10月底要求我遞交Report Book,再到11月初接到電話,最後終於塵埃落定,十分感謝兩所學校老師們的提攜與協助。
女兒在新學校過得很開心,第二開心的就是弟弟了,因為弟弟以後就可以在Phase 1申請,順理成章和姐姐一起念同樣的小學啦,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