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成見,退去標籤」運動 過去一年接觸逾5萬人

哈莉瑪總統(中)和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高級政務次長蔡瑞隆、藝人、表演者及公眾合影。(圖:陸佳麗)

由國家福利理事會和觸愛社會服務中心帶領的「跨越成見,退去標籤」聯盟過去一年,接觸了超過5萬5千人,消除人們對心理疾病的誤解;聯盟將把計劃拓展到鄰里,鼓勵更多居民及早求助。
聯盟表示,將率先在榜鵝西和武吉巴督東推出試行計劃,訓練基層領袖和義工如何察覺並幫助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居民,推廣社區守望相助的精神。計劃的目的是在每個鄰里市鎮接觸至少1000名居民。
聯盟明年也將在十所小學採用更具針對性的資源,協助學生從小培養如何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
此外,在2019年推出的虛擬助手Belle已為2萬多人提供協助,讓他們獲取心理健康方面的社區服務和資源。本月起,公眾可以通過通訊平台Whatsapp,更方便地使用這項服務。
聯盟今天在星耀樟宜舉辦「跨越成見,退去標籤」活動。哈莉瑪總統及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高級政務次長蔡瑞隆也出席了活動。

「跨越成見,退去標籤」運動通過宣導活動,消除人們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誤解,過去一年,運動已經觸及超過5萬5千人。(圖:陸佳麗)
兩名抑鬱症和躁鬱症患者走出陰霾 推廣心理健康意識
「跨越成見,退去標籤」聯盟目前已有12名宣導大使,他們都曾患有心理疾病,康復後,選擇站出來向公眾宣導相關知識,鼓勵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及早尋求幫助。
其中一人是36歲的林慧玲,她受抑鬱症折磨多年,但父親不諒解她,造成兩人的關係疏離。她坦言,直到父親過世前,才能理解她的感受,兩人也開始聊心事。
父親過世後,慧玲開始積極尋求心理治療。
「我看到身旁的家人的朋友對我的擔憂,我的堅持是不想讓他們失望才這麼做的,我自己也很想走出這個無底洞。」
她在工作中經常接觸青少年,她說,希望能通過分享自身經歷,讓他們能在安全的環境下傾訴負面情緒,她堅信心理健康問題是可以痊癒的。
另一名大使是陳奕璇,她患有躁鬱症,卻因求職時坦言自己的病情而處處碰壁。
「 當初找工作的時候,因為表格里都會填寫已知的病例,結果沒有一次成功過。現在(社會)已經慢慢好起來,社會上對抑鬱症已經有多一些理解,因為有很多宣導活動,身邊有越來越多人有這些經歷,社會也更容易接納他們。」

主辦方希望通過遊戲觸及更多公眾。(圖:陸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