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殯葬業巨頭鄭海船,因未如實申報公司收入而陷入法律漩渦。
日前,他因逃避稅務被新加坡國家法院判處超53萬新元的巨額罰款,掀起了公眾對企業稅務合規問題的廣泛關注。

(圖源網絡)
巨額收入被隱瞞,逃稅事實浮出水面
現77歲的鄭海船是「鄭海船生命禮儀」公司的創始人,該公司是新加坡殯葬行業的龍頭企業。
然而,從2011到2013年間,鄭海船通過不正當手段隱瞞收入,並未按照要求向稅務局如實申報。他的實際收入超過171萬新元,但卻僅申報了34萬新元,少繳了約25萬新元的所得稅以及28萬新元的消費稅。
雖然鄭海船的公司收入早已超過了新加坡政府規定的消費稅註冊門檻,但他卻未按照規定註冊繳納消費稅,導致政府損失了大量稅收。
最終,法院判決他支付1萬2000新元罰金,外加52萬9321新元的罰金,罰款總額超過53萬新元。

(圖源網絡)
消費稅 (GST) 是新加坡政府對商品和服務徵收的稅種,類似於其他國家的增值稅。從2024年1月1日起,新加坡的GST稅率從8%上調至9%。
新加坡消費稅註冊及申報
強制註冊:年收入或預計未來12個月收入超過100萬新元的企業必須註冊消費稅。
自願註冊:收入未超過100萬新元的企業可以選擇自願註冊。
申報與繳納:註冊企業需從生效日期起徵收並申報消費稅,未註冊企業則不允許徵收消費稅。消費稅申報是根據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後的凈額進行。
法律嚴懲逃稅行為,巨額罰款難以避免
對於逃稅者,新加坡法律有著嚴厲的處罰機制。
根據《所得稅法》和《消費稅法》,逃稅者可能面臨的罰金為逃稅金額的兩倍,甚至有可能被判最高三年的監禁。
而在鄭海船的案件中,逃稅金額巨大,罰款自然也相應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鄭海船已將未繳稅款補交,但這並未減輕他面臨的法律責任。
鄭海船的律師在法庭上提出,鄭因學歷不高且健康狀況不佳,導致他未能妥善處理公司的稅務事務。
這一辯護雖然試圖為他爭取寬大處理,但新加坡法律對逃稅的打擊卻毫不留情。
01 企業家需警惕逃稅風險
新加坡因其低稅率和穩定的商業環境,吸引了全球眾多企業在此設立公司。其公司所得稅率僅為17%,遠低於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稅率。
此外,政府推出了多項稅收優惠政策以支持企業發展,特別是在創業、創新和研發領域。
然而,新加坡的稅務制度儘管相對寬鬆,但依然有嚴格的法律監管。企業家們在享受這些優惠政策時,仍需確保遵守法律法規,避免逃稅等違法行為。

(圖源網絡)
02 新加坡公司所得稅制度的吸引力
新加坡的公司所得稅制度在亞太地區頗具吸引力,尤其對於那些希望通過合理稅務規劃優化資產配置的企業而言。
新加坡的公司所得稅率為17%,但與全球徵稅國家不同,新加坡採取的是屬地原則,即僅對源自新加坡的收入徵稅,而海外收入則免徵。這一政策特別吸引那些具有全球業務的公司。
此外,新加坡為新公司和中小企業提供多項稅務優惠政策,如新公司免稅計劃(SUTE),符合條件的新公司可以在前3年享受高達75%的免稅額度,幫助初創公司減輕稅務負擔。
同時,新加坡不徵收資本利得稅,這意味著企業出售固定資產或外匯交易所獲得的收益不需要納稅。此外,個人和企業的遺產稅也已於2008年取消,使新加坡成為資產傳承的理想選擇。
儘管新加坡稅務制度相對寬鬆,但企業家仍需保持高度的合規意識,確保按時、如實申報稅務。
公司需要在每個財年結束後的3個月內提交稅務申報表,並按照規定繳納應繳的稅款。逾期申報或不實申報可能會面臨罰款或其他處罰。

(圖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