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企業在亞洲及全球範圍內的投資和貿易活動日益增多,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國際商事爭議和糾紛。近年來,如何有效地預防和解決這些爭議,保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新加坡作為一個國際金融、貿易和法律中心,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專業的法律人才、豐富的仲裁和調解經驗,以及良好的國際聲譽,可以為中國企業及第三國雙方提供中立、高效、靈活的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方案。

圖源:CNA
01 新中法務合作有廣闊空間
為了加強新加坡與中國在國際商事爭議解決領域的合作,由新加坡律政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及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新加坡國際商事爭議解決論壇,於10月20日在新加坡舉行。
本屆論壇以「共建『一帶一路』下的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機制」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兩國政府、法院、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學術機構和企業界的近200名代表參加。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在開幕式上致辭說,新加坡和中國之間有著長期、頻繁、高層的合作,兩國之間近年來在法務層面的合作,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希望通過本次論壇,進一步加深雙方在國際商事爭議解決領域的了解和信任,探討如何建立更有效、更便利、更適應『一帶一路』需求的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機制。」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於健龍博士說:「近年來新加坡與中國在國際商事法律合作領域開展了積極探索,成果豐碩。我們期待與新加坡一道,把握深化合作紅利期,構建多層次國際商事仲裁和調解交流機制,推動商事爭議解決機構聯動合作,充分發揮國際組織、商協會、研究機構等作用,推動中新多元化糾紛解決機構與區域外組織加強合作,推動調解員、仲裁員互任互聘,建立國際商事爭議聯合解決機制,以不斷擴大的朋友圈為多元化爭議解決的國際使用創造條件。」
02 新加坡願為中國商事糾紛保駕護航
唐振輝指出,中國如今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東協及亞洲區域範圍內的經濟增長十分迅速,未來發展前景也非常樂觀,這意味著亞洲區域範圍內有更多的經濟活動。涉及亞洲內部貿易和投資的企業將需要在多個司法管轄區尋求法律諮詢,需要一個中立且獨立的平台來解決可能出現的爭議糾紛。
他說:「許多中國企業在法律制度相對不發達的國家投資項目,如果他們懂得如何駕馭這些國家具挑戰性的法律環境,這會對他們非常有用,項目就不會停滯不前。如果我們共同參與,就能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價值主張,為各方提供可選方案,讓他們可以根據特定案件的需要進行選擇。」
唐振輝表示,新加坡在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新加坡的法律制度是基於英國普通法的,同時也吸收了其他法系的優點,形成了一個既符合國際慣例又具有本地特色的法律體系。
新加坡的法院和仲裁機構都享有高度的公信力和專業性,能夠提供公正、及時、高質量的裁判服務,新加坡還擁有一批經驗豐富、精通多種語言和文化的法律人才,能夠為各方提供專業的法律諮詢和代理服務。
他說:「新加坡不僅是一個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也是一個國際商事爭議預防中心,我們不僅能夠幫助各方在爭議發生後尋求解決方案,也能夠幫助各方在爭議發生前進行風險評估和合同規劃,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和損失。」
03 新加坡推動創新和發展
唐振輝還介紹了新加坡在推動國際商事爭議解決領域的創新和發展所做的努力,新加坡在2019年通過了《新加坡國際商事法院法》和《調解公約法》,為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便利。
新加坡與中國在2018年簽署的《關於跨境執行民商事判決的合作備忘錄》,以及新加坡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在2019年簽署的《關於建立「一帶一路」仲裁中心合作機制的諒解備忘錄》,這些都是雙方在國際商事爭議解決領域的重要合作成果。
唐振輝最後表示,新加坡願意與中國及其他國家一道,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機制建設,為促進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和合作做出貢獻。

圖源:雅虎
本屆論壇邀請了來自兩國政府、法院、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學術機構和企業界的專家學者,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商事爭議預防與解決、跨境執行民商事判決、調解與仲裁等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討論,為進一步深化雙方在國際商事爭議解決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