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利潤,新加坡的企業可以比中國少交多少所得稅呢?

2025年03月15日   •   684次閱讀

引 言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金融與商業中心,憑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穩定的政治環境以及極具吸引力的稅收政策,成為了眾多企業出海的首選之地。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麼,在新加坡開設公司,企業稅方面與中國有哪些不同呢?具體又有哪些優勢呢?接下來,我們將從多個維度進行詳細對比分析。

01 中新居民企業的定義

中國

在中國,稅務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設立,或者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企業若符合其中任一條件,即被認定為稅務居民企業,需要就其全球範圍內的所得在中國繳納企業所得稅。這意味著無論企業的收入來源於境內還是境外,都需按照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進行納稅。此外,若企業的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即使其註冊地在境外,也可能被視為中國稅務居民企業。

新加坡

在新加坡,稅務居民企業的認定主要基於企業的「管理與控制權」是否位於新加坡。一般而言,若企業的董事會會議或關鍵決策活動主要在新加坡進行,該企業即被視為新加坡的稅務居民企業。稅務居民企業享有一定的稅收優惠,如避免雙重徵稅協議(DTA)下的稅收減免。新加坡實行屬地稅制,即僅對源自新加坡或匯回新加坡的海外收入徵稅,稅率為17%。

02 中國企業稅務

中國企業稅務較為複雜,主要包含所得稅、間接稅、財產稅、行為稅等。

所得稅

圖片來源於網絡

企業所得稅

在中國,企業所得稅的基本稅率為25%。不過,也有一些優惠政策,比如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可以享受20%的優惠稅率,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則可以按照15%的稅率繳稅。

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

企業為員工代扣工資薪金所得稅,或支付勞務報酬、股息紅利時的代繳義務。累進稅率(3%-45%)或比例稅率(如股息紅利20%)。

間接稅

增值稅(VAT)

國內主要流轉稅為增值稅(VAT),貨物類稅率13%,服務類6%,對商品和服務在生產、流通過程中增值部分徵稅,涵蓋貨物銷售、進口、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及應稅服務。計算時可扣除購進商品或服務已付增值稅,避免重複徵稅。

圖片來源於網絡

消費稅&關稅

財產稅

針對特定行業的企業徵稅:消費稅針對生產、銷售特定消費品(如煙酒、化妝品、汽車、成品油等)的企業;關稅針對進口貨物或出口限制類商品的企業。

房產稅

對於企業來說,如果擁有房產用於經營,通常需要繳納房產稅,稅率一般為房產原值的1.2%或租金收入的12%。

其餘稅

同時財產買賣還會涉及多種稅款,如契稅、土地增值稅、資源稅等。

行為稅

印花稅

國內的印花稅涉及多種經濟活動,如企業簽訂的合同、財產轉讓文件、營業帳簿等。稅率和徵收範圍較為廣泛,如購銷合同0.03%,營業帳簿0.025%等。

其餘稅

同時許多商業行為也會涉及多種稅款,如城市維護建設稅、環境保護稅、車輛購置稅等。

03 新加坡企業稅務

新加坡的企業稅務體系以稅種少、稅率低、征管高效著稱,是國際公認的營商環境友好的稅務管轄區。主要包含所得稅、消費稅、印花稅、房產稅等

企業所得稅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新加坡的企業所得稅率為17%,是全球最低稅率之一。新加坡採用屬地稅制,只對新加坡境內產生或匯回新加坡的海外所得徵稅,未匯回的海外收入一般無需繳稅。

消費稅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新加坡的消費稅(Goods and Services Tax,簡稱GST)稅率為9%(自2024年1月起),可以抵扣和退稅。對於出口商品和國際服務則適用零稅率。年收入超過100萬新幣的公司必須註冊GST,並定期向稅務局申報。此外,新加坡為特定行業如金融服務、數字支付代幣等提供免稅或零稅率待遇。

印花稅

印花稅適用於購買轉讓房地產時或購買轉讓股份時繳納。稅率因文件類型和交易性質而異,如房產印花稅1%-6%。

房產稅

在新加坡如果擁有房產用於經營,也需要繳納房產稅,包括房屋、建築物和土地。房產稅基於不動產的年值(估算年租金收入)徵收,稅率因不動產用途而異。自住房產稅率為6-32%,非自住型住宅為12%-36%。某些開發項目土地可能獲得免稅。

04 中新對比

企業稅對比

在企業稅方面,中國和新加坡採取了不同的稅收制度,反映了各自的經濟發展策略和管理重點。

在中國,公司需按照其利潤(Profit)繳納企業所得稅,採用全球徵稅,稅務居民企業需對全球所得繳稅。此外,中國還徵收增值稅(VAT),該稅種基於企業的營業收入(Revenue)計算,並適用於銷售貨物或提供服務的企業。這種模式有助於政府確保穩定的稅收來源,但對於初創企業或利潤率較低的企業,可能會帶來一定的經營壓力。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企業所得稅同樣是基於利潤(Profit)計算的,但是採用屬地稅制,只對新加坡本地所得或匯回的海外所得徵稅,未匯回的海外收入通常無需繳稅。此外,新加坡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稅收優惠政策,如初創企業所得稅減免和研發費用扣除,以鼓勵創新和吸引外資。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新加坡的企業所得稅率為17%,而中國的基本稅率為25%。中國的增值稅(VAT)貨物類稅率13%,服務類6%,而新加坡的消費稅(GST)稅率為9%。雖然兩者都可以抵扣和退稅,但新加坡的稅率相對較低,且對於出口商品和國際服務適用零稅率,這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稅收優惠。此外,新加坡為特定行業如金融服務、數字支付代幣等提供免稅或零稅率待遇。

除此之外,中國的印花稅涉及多種經濟活動,稅率和徵收範圍較為廣泛。而新加坡的印花稅主要適用於金融工具和不動產相關的書面或電子文件,稅率因文件類型和交易性質而異。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印花稅更加明確和具體,便於企業理解和遵守。

繳稅方式

在中國交稅

在中國,企業所得稅按季度預繳,需要在次年5月31日前完成年度彙算清繳;增值稅(VAT)則一般納稅人按月、小規模納稅人按季度申報。此外,中國企業需代扣代繳員工個人所得稅,並按月繳納社保和公積金,稅務管理較為嚴格,企業的申報頻次較高。納稅申報通常通過國家稅務總局的電子稅務局辦理,付款方式包括網銀、銀行轉帳等。

在新加坡交稅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企業所得稅按年度申報,無須季度預繳,企業可在次年11月30日前提交申報表,且僅對本地所得徵稅。消費稅(GST)統一按季度申報,企業也需按月繳納本地員工的CPF(中央公積金)。此外,新加坡採用屬地稅制,稅收制度更為簡化,企業的合規負擔較輕。企業可通過IRAS myTax Portal在線申報,並使用GIRO、PayNow等方式繳稅,整體稅務管理靈活、高效。

減扣項目

中國和新加坡在企業所得稅的減扣政策上有所不同,反映了各自的經濟發展重點和稅務管理策略。

在中國,企業所得稅標準稅率為25%,但可以通過稅前扣除、加計扣除和稅收優惠降低稅負。常見的稅前扣除項目包括全額工資薪金社保和公積金廣告和業務招待費辦公租金等,但部分費用如廣告費和業務招待費有扣除上限。此外,中國鼓勵企業創新,提供175%-200%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然而,中國採取全球徵稅原則,稅務居民企業須對全球所得納稅。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7%,但通過一系列稅收減免和屬地稅制使企業的實際稅負較低。新加坡允許企業全額扣除工資CPF(中央公積金)廣告和業務招待費辦公租金等,且無業務招待費的固定扣除上限。此外,新加坡提供150%-250%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特別是政府支持的創新項目可享受更高稅收抵扣。新創企業可在前3年享受首10萬新幣利潤75%免稅,部分企業如區域總部公司還能申請更低的企業所得稅率(15%或以下)。最重要的是,新加坡採取屬地稅制,未匯回的新加坡境外收入通常免稅,使其成為國際企業和創業公司的友好選擇。

結 語

新加坡作為全球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以其各方面的優勢吸引了全球的人才來到新加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