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底將卸下新大校長職務的梅雅諾,三年前為學生開創SMU-X選修課,讓學生根據企業面對的實際問題來實踐解決方案。他認為,學生須有能力在跨文化環境中工作,應該去看看其他區域國家的發展,了解會面對的競爭,去體驗一些行不通的情況、學習獨立生活。

獲授予「新大講座教授」職銜
新大前天晚上為梅雅諾舉行歡送晚宴,並授予他「新大講座教授」職銜,他是首位獲此職銜的成員。
出席嘉賓教育部長王乙康致詞時肯定梅雅諾對教育和我國社會的貢獻,形容他是一位具前瞻性的領袖。他開創的SMU-X讓學生學以致用,為社會做出貢獻,新大畢業生也因此獲僱主青睞。
他指出,梅雅諾今年在國際學術諮詢團會議上提出根據個別大學的目標來評估大學成效,而不是按國際機構制定的標準。這點也是王乙康所認同的,他認為國際大學排名偏重研究學刊而忽略教學與社會影響力。教育部正同本地公立大學探討這個課題。
新大前晚也進行校長交接儀式,現任教務長兼常務副校長江莉莉教授接過領導棒子,任期從明年1月開始。
晚宴嘉賓包括也是新大讚助人的哈莉瑪總統、新大榮譽贊助人兼卓越資深院士陳慶炎等。

科技的普及改變了教育模式,大學應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新加坡管理大學校長梅雅諾教授本著這個理念,三年前為學生開創SMU-X選修課,讓學生根據企業面對的實際問題來實踐解決方案。
隨著這項計劃逐漸擴大,去年有約3000名學生選修,參與近500項任務,支持的機構與企業有180個。從今年起,SMU-X也增添海外的實踐項目,約100名學生參與,未來目標是每年讓250名學生參與。
梅雅諾(Arnoud De Meyer,64歲)年底卸下校長職務後,將兼職為大學服務,其中包括監督SMU-X的發展。他日前受訪時回顧八年的掌校歷程,以SMU-X為例分享令他自豪的成果。
新大這項計劃前年獲頒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的「具啟發性的創新獎」,是唯一獲獎的本地學府。
梅雅諾原籍比利時,在2010年成為新大第四任校長前是英國劍橋大學商學院院長。在這之前,他為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服務超過20年,曾在位於本地的亞洲分校當校長。
他說,當初接管已有10年歷史的新大時,本科教育已做得很好。「但如果我們只繼續照著行得通的模式,不去創新,可能就會被其他海內外大學超越,以致畢業生失去競爭優勢。」
推行改變初期難免面對些許阻力,譬如,他當初推廣跨學科研究時,已習慣做專科研究的教員未必能接受。他花時間與教員溝通、說服團隊,因此認為新大今日的成績要歸功整個團隊勇於創新的精神。
梅雅諾相信,在網際網路時代,教員的角色已從傳授知識轉為引導者。推出SMU-X就是希望讓本科生有實踐機會,「學習如何學習」。
一些SMU-X選修課任務包括為本地保險公司制定適合自由工作者的計劃、到泰國為當地醫院發展營運模式以及為當地慈善機構策劃如何改善孩童學習成效等。
梅雅諾重視讓學生走出國門學習。今年起,校方要求入學的新生在求學期間須有至少一項海外學習體驗,這可包括社區服務、實習以及參賽等。
他說:「學生須有能力在跨文化環境中工作,沒有什麼比親身體驗來得真實。學生得去看看其他區域國家的發展,了解他們會面對的競爭。此外,我們生活在受保護的環境,基礎設施和治理良好,學生須走出這個受保護的環境去體驗一些行不通的情況、學習獨立生活。」
為此,他在任期內帶領新大加強同中國和印度大學的協作。去年起,新大也在一些東南亞國家和中國設立國際諮詢理事會,由當地企業家和新大校友等組成,以促進新大與各地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