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安理工學院學生接下來有機會選修專業文憑課程以外的副修單元,例如數據分析、網絡安全、創業知識和外語,以拓展學習內容,更靈活地應付職場的需要。

定製學習計劃
今年4月由義安理工推出的定製學習計劃(Personalised Learning Pathway)先開放給今年的二年級學生,預計在2023學年擴大至所有學生。
學生可從專業技能、創業人才培養、國際視野、社會領袖培養這四個發展渠道選擇副修單元。若完成三個學習版塊(Learning Unit),他們畢業時除了獲頒專業文憑,也會憑副修科獲得證書。
到了2023年,所有新生畢業前得完成至少一個副修的學習版塊。
以影片與媒體學學生為例,學生可在「專業技能」渠道選擇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這門副修。
首屆參與的學生約1000人,他們可從10項副修做選擇,校方日後也會根據需求和學生的興趣增添選項。
義安理工學院副校長馬偉明指出,定制學習計劃將讓學生主導選修內容。校方為此調整專業文憑課程的課時規劃,確保學生繼續掌握必修課的同時,也能騰出時間學習副修,擴大知識面。
一些學習版塊的形式可包括創新孵育計劃、要求學生與企業和校外機構進行項目等,評估方式會按個別副修的要求而定。
義安理工學院畢業禮
教育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5月3日出席義安理工學院的畢業禮時指出,理工學院會繼續加大力度,協助學生應付多變的未來。義安理工的定製學習計劃讓學生拓寬主修以外的知識。例如,商科學生可選修網絡安全,選擇不同程度的學習版塊。

全球疫情也凸顯生命的無常。即將在本月15日卸下教育部長職務、轉任財政部長的黃循財以此提醒畢業生反思人生意義,勇於追夢。
他說:「別害怕嘗試新事物,懷抱宏大夢想,追逐那道彩虹,你會在過程中面對阻擾或失敗。但沒關係,因為我們會在失敗與嘗試中學習並改進。」
他也敦促學生們珍惜建立起來的友誼。「在人生旅途中,成功不關乎個人能力,而是有賴團隊的協作能力。就如疫情所反映的,這股團結和互助精神讓我們克服挑戰,越戰越勇。」
受疫情影響,理工院去年停辦的現場畢業禮,今年在做足安全措施後得以復辦,為2021年畢業生慶祝里程碑。各理工院的畢業禮分好幾場舉行,以控制出席人數。
義安理工本屆有約5400名畢業生,包括修讀持續教育課程者。畢業禮將舉行至下一個星期,僅開放給畢業生,每場不超過200人。他們的家人與朋友可通過線上直播觀看典禮。配合衛生部指示,在醫療機構工作的畢業生也不能出席,以策安全。
義安理工學院
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成立於1963年,是新加坡五所政府學院之一,也是新加坡成立最早的第二所理工學院。
這所國立高等院校自建校以來,始終保持著與世界同速的腳步,是新加坡第一所具有寬頻網的學院,學院在引進最先進的教學設施與設備的同時,也將學院內的聽課模式一併改進,學生們藉助網絡,將無線網和電腦設備完美結合,將傳統的聽課模式改為了手提電腦上課的新課堂模式,實現了真正的「無紙化」教學學院。

這所與時俱進的老牌學院,除了在學校設施設備上保持著與世界同步的速度,在培養學生上更是有著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學院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意在使學生在畢業之時,可以成為一名全面專業的高科技管理人才,為學生所學專業供應新鮮能量。
為了保持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多元化教育內容,學院同多所外國的高等學府保持著合作關係,至今已經與40多所學院達成協議,這些學院中不乏有雪梨大學、澳洲國立大學、英國帝國學院、英國曼徹斯特理工學院等著名大學在內。
而學院為了給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以及更廣闊的學術視野,2001年起,學院派出了1424名學生到海外學習和實習,這個人數也在逐年遞增。
入學途徑
義安理工學院的入學途徑有以下幾種情況:
高中畢業:憑高中畢業成績和高考成績申請;
高三在讀:各科成績在80%以上/會考成績在70%以上;
憑「O」水準成績申請;
通過預備班學習後直接參加入學考試。
此外,就讀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之後,如果能保持較高的GPA成績,還能夠申請新加坡公立大學。新加坡政府理工學院學生畢業後,憑藉在新加坡三年工作經歷即可申請大英國協國家所有名牌大學,修讀一年就可獲得碩士學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