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第七條捷運線裕廊地區線 (JRL)的建設已於(1 月 13 日)舉行奠基儀式和高架橋下水儀式。交通部長易華仁為裕廊區域線和高架軌道的建造工程主持動土儀式。
JRL正式動工
新加坡第七條捷運線裕廊地區線 (JRL)的建設已於周五(1 月 13 日)舉行奠基儀式和高架橋下水儀式。JRL 沿線將有 24 個地上地鐵站,包括三個換乘站:文禮站、蔡厝港站和裕廊東站。

來源:ZAOBAO
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 (LTA) 在媒體發布會上表示,該線路將於 2027 年至 2029 年分三個階段開放,預計將「顯著改善」新加坡西部的連通性,並支持裕廊地區的發展。車站的名稱及其位置將在以後公布。
裕廊區域線全長24公里,將有24個地鐵站,分三個階段通車。其中,銜接蔡厝港、文禮和羅弄大華士(Lorong Tawas)的10個站預計在2027年竣工。銜接登加(Tengah)一帶到班丹蓄水池的七個站,以及從南洋理工大學校園通往裕廊渡頭(Jurong Pier)的七個站,則會分別在2028年和2029年建好。
增強連通性
LTA 表示,當 JRL 於 2029 年全面開放時,預計將為通勤者「節省大量時間」。
交通部長易華仁在周五的儀式上表示,將有大約 60000 戶家庭距離火車站步行 10 分鐘以內,並補充說這條線路還將改善西部和西北部居民的公共運輸連接。

來源:CNA
「例如,一名學生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從蔡厝港到南大的通勤時間將減少近一半,從 60 分鐘減少到 35 分鐘,」易華仁說。從兀蘭地鐵站到裕廊島檢查站的通勤時間將是 45 分鐘,而不是目前的 80 分鐘左右。
JRL 還將把包括玉寶和班丹花園在內的住宅區連接到裕廊目前沒有直接連接捷運的主要地區,例如裕廊工業區、裕廊創新區和南大。
三大挑戰
易華仁致辭時說,在設計裕廊區域線時,環境可持續發展是重要考量。所有裕廊區域線的地鐵站都會安裝太陽能板,為地鐵站運作生產可再生能源。地鐵站的設計也利於自然通風,減少風扇和空調的能源消耗。列車將安裝感應器,會在白天時自動調暗車廂內的燈光。
他也談到建造裕廊區域線的三大挑戰。首先,作為轉換站的文禮、蔡厝港和裕廊東地鐵站的一些現有結構需要拆除以及進行加固。但這些是繁忙地鐵站,為了減少工程對地鐵站的運作和乘客帶來的不便,當局必須謹慎規劃施工,並利用虛擬實境科技充分使用地鐵站的空間,確保人流保持順暢。

來源:LTA
其次,部分高架軌道是建在繁忙的道路之上或現有建築物如組屋附近。為確保建築工程安全進行,當局也使用了虛擬設計及建築技術,還有無人機和自動化設備,進行規劃和監工等工作。
此外,高架軌道一些部分有狹窄的轉彎處,因此區域線將採用稍微較小的列車車廂,但這些車廂將能夠滿足每天超過 50萬人次的客運需求。裕廊區域線每個車廂約長18.6米、寬2 .75米,可接載150至200人;也使用三車廂列車的環線,每個車廂長23.6米、寬3.2米,客容量超過200人。

來源:8world
預計,在最初幾年,區域線的日均乘客量將達到20萬人次,並在登加市鎮、裕廊湖區和創新區完全發展後,增加到超過50萬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