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貿易公司女老闆墜騙局痛失100萬元(約316萬令吉)公積金,網友質疑為何受害者可一次過提出百萬元公積金,不少網友都以為退休後只能每月領取公積金。
《新明日報》前天報道,75歲的受害者去年底墜入假公安騙局,痛失100萬元公積金。騙子兩個月內騙走100萬公積金儲蓄。
他們不僅派人送金管局、公積金和國家法院的假信件上門給75歲老婦,還送手機和電話卡給她用,遠距離操控她,讓她提出公積金轉入銀行戶頭。
新聞見報後,引起網友熱議,不少人也在報道的貼文留言,提出不解和看法。
有理財專家受詢時說,其實公積金會員年滿55歲後,若退休戶頭達到全額存款,就可提出退休戶頭以外的儲蓄,通過電子轉帳轉入自己銀行戶頭。而退休戶頭則只能每月領取部分錢。
受害者的丈夫馮先生也證實,太太是從公積金局提出的儲蓄,是普通戶頭和特別戶頭的存款。
受騙老婦馮太太(化名)在丈夫和女兒的陪同下告訴記者,自稱來自衛生部和中國司法調查部門的「官員」去年12月底聯絡上她,指她涉及一起洗錢案。

75歲貿易公司女老闆被騙走100萬元。(聯合早報)
電話後來轉到一名「公安」,他指馮太太的身份在中國被人冒用洗黑錢,必須協助調查,否則會有牢獄之災,家人也可能受牽連。
為了不連累家人,馮太太瞞著家人全力「配合調查」。從那天起至今年2月4日,馮太太每天早、午、晚都通過WhatsApp向對方報告行蹤,對方兩次趁她獨自在家時還派人上門送信。
第一封是來自「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騙子偽造金管局的標誌和蓋章,甚至仿冒簽名,指馮太太涉案,必須積極配合調查。另一封是假冒公積金局和國家法院,要她把公積金儲蓄轉入個人銀行戶頭暫放,讓當局查案,證明她的清白。
騙子也在馮太太稱家中網速不佳後,今年1月初派人登門送上一台三星手機和電話卡給她用,並要她用「TeamLink」通話應用語音和視訊保持聯絡。
採訪過程中,受害人有很多細節想不起來。

騙子偽造金管局文件,頁頭還印有「紅獅頭」標誌。(受訪者提供)
馮先生也告訴記者,包括銀行戶頭是不是被盜取,公積金的款項是不是自己轉入銀行戶頭,以及有沒有授權其他人轉帳,太太也想不起來。
馮太太的女兒則說,之後帶母親求醫,大概是因為飽受驚嚇,有心理障礙,影響記憶力。「她當初信了騙子,以為這次完蛋了,要坐牢一輩子,這幾個月一直活在恐懼中。」
新加坡公積金局表示,當事人要求轉帳前,當局已經向銀行確認是她的個人戶頭。
發言人受詢時表示,該筆錢款一直在受害人的銀行戶頭裡存放著,直至1月28日受害人申請電子銀行後,才被分批從銀行戶頭轉出。
公積金局籲請公眾避免將自己的Singpass資料提供給他人,當局也向公積金會員保證,會採取措施核實銀行戶頭和會員的身份相符合後,才會允許進行轉帳。公眾也應確保不將個人的銀行資料提供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