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墜入高匯率騙局,新加坡至少5人損失21萬,還導致自己或連累收款的親友莫名成為「錢騾」,捲入刑事案,外國銀行戶頭也被凍結。

( 莊耿聞攝)
這五名苦主都來自中國,他們在本地打拚數年至10多年,有的已是新加坡永久居民,也有的自己創業。他們受訪講述各自遭遇。
其中合夥經營美甲店的陳女士(36歲)和小玲(47歲)表示,遠在中國的親屬急需用錢,2022年5月她們在微信群組看見匯款廣告,對方稱能以4.95的匯率匯款至中國,當時市面上匯率僅4.85。
二人聯繫對方後,在店裡將近11萬現金交給對方,後者不久後出示收據,顯示已分批匯款,家鄉的親屬隨後也確認到帳。豈料一小時後,家屬想轉錢出來時,卻發現戶頭被凍結,令她們不知所措。

( 莊耿聞攝)
「公安調查後,懷疑我們的親屬收到的匯款涉及詐騙案,導致收款人成為嫌犯,戶頭也被凍結。」
同樣通過該中介匯款的林小姐(32歲,縫紉工)也說,她在今年4月給自己在中國的銀行帳戶匯了6萬元,不久後發現帳戶被凍結,自己也被當地公安列為詐騙嫌疑人。
遭遇類似情況的丁先生(45歲)和張先生(40歲)則指,他們同樣以4.95的匯率共匯了3萬7500元給自己在中國的戶頭,約兩小時後通過支付寶提現時發現帳戶被凍結。
五人共匯出21萬元,若真如中介提供的匯率是比當時的兌換率高出0.1,這意味著他們可多匯出約4300元(約2萬1000人民幣)。
如今五名苦主懷疑自己墜入匯款騙局,紛紛在新加坡報案。警方受詢時證實接獲報案。
中介稱通過正當流程匯款
事後失聯
苦主事後聯繫匯款中介,對方稱通過正當操作和流程匯款,凍結帳戶與他們無關。不久後,中介也失聯。

( 莊耿聞攝)
苦主出示與中介的簡訊,中介指「匯款方只負責到帳,收款帳戶不在管籌範圍,涉事者只能聯繫警方處理,他們也愛莫能助。」
記者在網上無法查詢到該中介的相關信息,也嘗試通過受訪者提供的電話聯繫對方,但一直打不通。
所收匯款被指是賊贓
須歸還報案人
所收匯款竟是賊贓,受害者被令歸還給「報案人」。
陳女士指出,當地警方指有受害人報案稱被騙錢,警方追蹤到該筆款項就是陳女士通過中介匯入家屬帳戶的錢,要求她把錢還給報案人。
「起初我堅決不同意,我用自己的錢匯款,理應是我的,但當地警方稱若不歸還,法院半年內就會強制性的把錢歸還給報案人。我無可奈何,家人還因此從中國北方到深圳警局接受調查一周。」
苦主:再也不敢找私人匯款
苦主表示,他們都曾經通過私人的方式匯款,均未出現過類似情況,才放下戒心。「我們的確被高匯率『誘惑』,沒想到給自己帶來損失和麻煩,以後再也不敢找私人匯款了」。
他們分享各自的經歷,也想提醒其他人在匯款時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