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低廉時代已去 李總理:提高生產和競爭力 讓員工賺更多

(示意圖:iStock)
總理李顯龍說,成本低廉和價格穩定的時代已經過去,儘管我國對全球通脹的影響很小,但我們可以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力。
總理在國慶群眾大會上以英語發言時說,國際經濟條件已經改變,不只是因為冠病疫情或俄烏戰爭,中國經濟和出口放緩、一些國家互相調高關稅、各國優先考量內需等趨勢,都使得成本上漲,通貨膨脹率上升。
總理說,我們可以做的是變得更具生產力和競爭力,好讓員工賺得更多,以抵消更高的食品價格、燃油和其他進口商品。這意味著我們必須繼續提升和重組經濟,在轉型方面加倍努力,鼓勵員工提升技能。
除此之外,我們也積極尋找多元化的進口來源,同時儲備足夠的糧食和醫療必需品、投資於農業科技、推動「30·30願景」。
總理說,要使我們的供應更具韌性,是需要花錢的。比如:從其他來源進口商品未必是最便宜的,必需品的儲備也需要空間。不過,總理認為,我們必須把它想成購買保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