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病例回落1萬例以下,但無論如何,我們體感周圍的人確診的越來越多, 每個人身邊家人、同事、鄰居、同學等中招……

而且新的危機已經到來,ART自助檢測儀疑似開始斷貨、過完年診所門口仍是大排長隊,新加坡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黑暗時期。

(圖源:CNA)
為了避免醫療擠兌,衛生部的建議已經變成了「輕症可以不必看醫生」?!
同時這兩天還有專家不斷暗示,新加坡可能很快也要像歐美一樣進一步開放~
眼看澳洲也宣布對全世界開放邊境!
《澳洲宣布2月21日起對疫苗接種者完全開放邊境》

(圖源:CNA)
無可避免的病例激增到來 「今天你中了嗎?」
其實這波激增,早在一個月之前專家和部長就預測過是無可避免的。
奧密克戎在社區剛開始傳播的時候,最早預測的峰值數字是日增1萬5千例,經過一個春節還真的快達到這個數字。

(截圖:today)
春節小長假,新加坡500多萬常駐人口擠在小島上,到處都是人山人海。
很多人也毫不在乎地走親訪友~

(過年前的菜場門口:8視界)

(過年前的牛車水:CNA)

(過年時的東海岸:Andrew Koay)
剛過完年,新加坡復工第一天2月3日達到了10000-15000這個數字區間
2月3日:13208例
2月4日:10390例
2月5日:7752例

雖說衛生部解釋那是因為過年期間(初一和初二)營業的診所較少造成病例積壓,但也說明真的有那麼多人感染了。
而且因為這些病例發現得晚,隔離得晚,還可能造成更多傳播。

不必看數字,身邊就有很多人確診。
網友紛紛留言身邊的確診者如果不去看醫生,自己檢測後在家康復, 那麼很多根本沒有上報,數字也不會被那入當天病例統計,新加坡實際確診數不可估量。
有人說朋友全家中招是常態,沒大事都不去醫院或診所了。

還有人說,光自己認識的人裡面就有至少6個確診的。

甚至還有人稱小孩的學校一個班40人,22人感染。

(以上截圖:網友留言)
病例沒破萬或因檢測儀斷貨 結果不准?多做幾次!
沒有破萬,但是網友都不太相信病例這麼快回落。
大家傾向於認為是:周日營業的診所不多+ART檢測儀局部缺貨。

檢測儀可能斷貨,是新加坡人面臨的新危機,如果連檢測的手段都沒有了,那豈不是蒙眼狂奔?
新加坡高度依賴ART快速檢測
新加坡每日檢測出的病例中,其實絕大多數是ART快速檢測確診,少數是核酸檢測確診。

(圖源:uweekly)
自己檢測成本更低
現在去診所檢測,一般也是採用ART快速檢測儀,PHPC診所的補貼後診費在10新幣。
而單支裝的ART快速檢測儀價格在5新幣左右,所以如果人們症狀輕微那麼自己檢測其實成本更低。

(圖源:CNA)
不準確? 需要多次檢測
不過也有人抱怨ART檢測儀的精度問題,檢測結果「時陰時陽」。
面對這種情況,專家的建議竟是「多做幾次檢測」~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顧問梁浩楠醫生表示,如果能在三到五天裡每天都做檢測,ART敏感度可提高到90%以上。
他比喻「這就像幸運抽獎,當你檢測的次數越多,發現新冠的機會就越大。」
為了確認多做幾次檢測,那麼市場購買需求就更大了。總之新加坡的人們已經習慣於依賴這種更為便捷,快速出結果的檢測方式~
最近因為病例激增,好多人加強自我檢測,也有人未雨綢繆去「囤貨」,造成一些藥房出現了ART檢測儀銷量暴增、甚至斷貨的情況。
比如佳寧(Guardian)藥房說1月中-2月中,檢測儀的銷量比去年11月和12月加起來還高。
那種一盒20支裝的最快賣完,因為人們想要每天檢測。

(圖源:CNA)
佳寧藥房表示檢測儀存貨能應付兩個星期的需求,檢測儀供應商雅培公司也說,現在全球對快速檢測的需求都很大,只能儘可能滿足需求。
眼下新加坡還有很多地方可以買到,不過如果不及時補貨,或者病例持續飆升就不好說了。
畢竟現在新加坡衛生部都開始呼籲:症狀輕微,不要去看醫生! 擔心醫療擠兌
呼籲症狀輕微的人不用看病
其實大部分人自己檢測,自己在家休養,是符合官方的預期的。
現在確診者99.7%的人都是輕症,看起來新加坡不怕大規模感染,怕的是醫療資源緊張被擠兌,耽誤了真正的重症患者。
衛生部呼籲不緊急不要去急診
衛生部再次強調,現在好多往醫院急診跑的人,事實上並不「緊急」。
導致醫院急診科目前有大量的病人,排隊和等待時間過長!
《醫院急診部門只適用於情況緊急的患者》

例如在過去兩周里,KK婦女兒童醫院和國立大學醫院的兒童急診科經歷了非常高的就診率。
兩個兒童急診科平均每天有650多個病例,比1月初的平均每天450個病例有所增加。

(圖源:KK)
大約80%的病人,包括那些感染了新冠的病人,症狀輕微,不需要住院,在急診科就診後就出院了。
衛生部敦促公眾,包括兒童,在非緊急情況下到普通醫生或24小時診所就診,建議只有在嚴重或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下才到醫院的急診科就醫,如胸痛、呼吸困難和無法控制的出血。
四部門聯合公告康復不用證明
這其實已經是衛生部這幾天第二次發出提醒了, 2月5日衛生部在官網上強調,康復患者回返工作崗位或學校無須出示證明,不用專門再去排隊看一次醫生拿證明了。

(圖源:海峽時報)

(示意圖)
「根據最新的醫療流程用抗原快速檢測法(ART)檢測出新冠感染陽性的人要在家裡自我隔離至少72小時,感覺良好後即可返崗。
感染的學生和工作人員,或被發出留在家中的通知(SHN)或健康風險警告(HRW),在返回學校之前,不必從醫生那裡獲得康復證明。
這適用於學前班、早期干預中心、教育部(MOE)的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特殊教育(SPED)學校、初級學院(JCs)/Millennia學院(MI)以及IHL的學生和工作人員。
一旦學生感覺良好,並在自我隔離至少72小時後檢測出COVID-19呈陰性,即可返回學校。」
這個聲明的落款是四個部門:教育部,衛生部,人力部,早期教育機構, 意味著規則適用於幼兒園、中小學和工作場所等。

(截圖:衛生部)
症狀輕微的人不用看病
衛生部還在Facebook上呼籲症狀輕微的人不用求診……
衛生部的FB上發出一個海報,標題是: 「檢測陽性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