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新加坡交易所與紐約證券交易所聯合宣布簽訂協議,雙方將就企業雙重主要上市事宜開展合作。

新加坡交易所大樓。為吸引更多企業赴新加坡上市,新交所近年推出一系列股市改革政策。與紐交所達成的協議,是新交所吸引美股上市企業轉投新加坡,加深新加坡股市影響力的重要舉措之一。圖:視覺中國
雙重主要上市是指企業在一個地區的交易所首次上市後,於另一個地區的交易所再次掛牌,取得與第一上市地同等的上市地位,並完全遵守第二上市地的披露、股份流通等規則。
根據兩個交易所發布的聯合聲明,雙方於7月22日簽訂了一份合作備忘錄,除了企業在新交所與紐交所進行雙重主要上市的事宜外,合作內容還包括拓展新的ESG產品與服務,支持新交所與紐交所的指數產品開發,以及拓展新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產品。
為吸引更多企業赴新加坡上市,新交所近年推出一系列股市改革政策。與紐交所達成的協議,是新交所吸引美股上市企業轉投新加坡,加深新加坡股市影響力的重要舉措之一。

東南亞近年新經濟發展蓬勃,誕生大批高估值、待上市的「獨角獸」公司,但作為東南亞的區域金融中心,新交所在有關企業赴當地上市層面始終吸引力不足。
2021年,東南亞網際網路龍頭、網約車與生活綜合服務平台Grab,以400億美元的高估值,以SPAC形式在美股上市。2022年,Grab的競爭對手,另一家東南亞網際網路龍頭、電商與網約車綜合平台GoTo,在其母市場所在的印度尼西亞證券交易所完成首次公開募股(IPO)上市。而與這兩家公司形成東南亞新經濟三足鼎立的另一家公司,總部位於新加坡的遊戲與網際網路金融服務龍頭冬海集團(SEA),則早在2017年就於紐交所完成了IPO。
與此同時,大量因中美審計底稿糾紛,陷入退市危機的中概股公司,目前也正在陸續回流,港股與A股都是其考慮的雙重主要上市目的地,新交所亦希望吸引部分中概股赴新加坡掛牌。新交所此前亦曾透露,該所亦曾與一些中資企業接觸,探討赴新加坡上市的可能。
新交所與紐交所在發布的聯合聲明中稱,雙方在雙重主要上市層面的合作,有利於上市發行人接觸到除公司母市場之外,其他關鍵市場的資本。
新交所CEO羅文才稱,雙方的合作旨在創建一個更加聯通的生態系統,便利企業與資本的連結,拓展新的投資解決方案。紐交所主席Lynn Martin稱,合作將為待上市的企業發行人提供更大更好的機會,並且推動如ESG等市場高需求領域的新產品發展。
「星港錢潮」是中國領先的專業媒體財新為新加坡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經濟和商業報道推出的重磅欄目,想要獲知更多相關信息,點擊文末閱讀全文。
*原文標題:爭奪中概股回流?新交所與紐交所合推雙重主要上市
*免責聲明,分析內容僅代表受訪者個人觀點,不作為任何人或機構的投資建議
*本文為財新網「星港錢潮」欄目特供新加坡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