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在新加坡吃個中餐,舉目望去往往是川菜、粵菜、湘菜館,時間久了難免想換個口味。
江西是魚米之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優越的地理位置給予了江西人無數山珍湖鮮,把當地人「慣」得「嘴刁」,也把廚子逼得練就了一身做菜的絕活,把食材做出千萬種花樣。

(江西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的鄉村」)
在江西本地的許多菜館都沒有菜單,想要吃什麼、怎麼個吃法,只要你告訴大廚,他都能做到。而現在,新加坡終於有了第一家江西私房菜館——老鄉樓。
吸收了湘菜、徽菜、浙菜、粵菜、閩菜的特點的江西菜,在這五大菜系基礎上發展出自成一派味極濃郁的「江西味」,以主炒,瓦罐湯,粥,小菜等綜合一體,最出名的就是看起來平凡無奇實則內含乾坤的江西炒粉。

江西炒米粉爆炒前先用熱水焯一遍,再過涼水,使得口感更加柔韌。

再配合顛勺炒法。加入肉末、辣椒、雞蛋、蔬菜,咸、辣、軟、滑。豐富的口味層次讓人回味無窮!
新鮮食材隨意搭配,老鄉樓帶給一些「私人訂製」。用燒、燜、炒、蒸等烹制手法製作的菜肴,還原了不少人心中的家鄉味。看看老鄉樓的江西菜都有什麼驚喜吧~
江西菜最大的特點是
原汁原味、油厚不膩
口味濃厚、咸鮮兼辣
全筍宴
對於靠山吃山的江西人來說,筍絕對是最地道的山珍。老鄉樓大廚可以根據不同的筍烹制出不同的菜品,各有千秋。
煙筍味道甘美、綿長,配上臘肉簡直是絕配。
還有馬蹄筍、小野生筍還有冬筍,不同季節能吃到不同筍種。



都說江西「靠水吃水」,那少了河鮮怎麼行!江西有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江西人對於處理河鮮也是非常拿手。魚、蝦、蟹和螺螄都是手到擒來的美味,光是魚就有寬鰭鱲、馬口魚、紅鰭原鮊、麥穗魚、棒花魚、洞庭小鰾鮈、側條光唇魚等等,哎呀哎呀~數不過來啦!

韭菜小蝦
韭菜小蝦原本在江西是使用新鮮的小河蝦與韭菜炒制,而新加坡很少有新鮮的河蝦,為了最大限度的體現這道菜的精髓,老鄉樓選用退潮後捕撈上來的小海蝦,用江西烹菜方式製作出一份家鄉的美味。

雖然是一份低調的小菜,但對於江西人來說如獲至寶,紅綠相間,汁濃味厚,下飯一絕。
香辣嫩滑魚
江西黃骨魚,又稱為黃臘丁和黃丫頭,是中國獨有的淡水魚。

由於新加坡大多數人都吃不慣淡水魚,覺得淡水魚都有泥土味。老鄉樓結合本地口味使用魚種,口感更勝黃骨魚。細嫩的魚肉搭配鮮香的辣椒,美味在口腔中肆意翻滾。
青椒小海魚

精選三指寬的小金目鱸,從肉質、口感、味道上,極大貼近中國的小黃魚、小鯉魚以及小草魚。在老鄉樓用江西特有的「燒」,讓細嫩的魚肉和泡椒的相遇,讓人一口接一口,欲罷不能~
說起魚,老鄉樓還有水煮豆腐魚、金牌風味魚。


煮的烤的,各種烹飪手法一應俱全……光魚有不下10種做法!


甚至是新加坡本地名菜魚頭爐這裡也有哦~大家可以嘗試一下老鄉樓的大廚是怎麼演繹這道菜。
爆炒螺螄
江西人對於吃螺螄有個專門的詞——「唆」,濃密香辣的湯汁將螺螄浸滿,放入口中輕輕一唆,螺螄肉連帶湯汁滑入口中。
這些螺螄都是「坐飛機」從江西南昌過來的,因為量少所以每次來吃都需要提前預定,也是老鄉樓的特供菜之一。

Get不到「唆」的秘訣的人也不用擔心,還有韭菜炒螺肉!勁道香辣的螺肉絕對是下酒菜中的好搭檔!

除此之外,老鄉樓的其他菜品,也可分分鐘滿足食客對於家鄉,對於家的情感。
黃豆燉豬腳
豬蹄因其豐富的膠原蛋白,被人認為是類似熊掌的美味菜肴及治病「良藥」。

黃豆燉豬腳成品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四季皆宜。豬腳被燉得軟硬剛剛好,配上黃豆,滿口回甘。友情提示:湯頭非常好喝!!!
梅乾菜炒苦瓜
梅乾菜炒苦瓜則是道下飯菜。苦瓜口感鮮美而不苦澀,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原有的干香味。

江西粉蒸肉
江西人擅長用米粉做菜,粉蒸就是其中代表,歷史據說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元末明初期間。

清代詩人袁枚對粉蒸肉的喜愛,可以從其文言隨筆《隨園食單》中窺出:用精肥參半之肉,炒米粉黃色,拌面醬蒸之,下用白菜作墊,熟時不但肉美,菜亦美。粉蒸肉,不見水,故味獨全。江西人菜也。在老鄉樓可以吃到經典的糯香排骨,粉蒸肉。
辣椒小炒肉
同是小炒肉,不同的江西菜館都能炒出不同味道,但都保留「香」的精髓,還原肉質本身的鮮美。

老鄉樓的小炒肉將辣椒的辣味完美融合進香味里,他們老闆說:肉的味道,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都不一樣,只選用最新鮮的豬肉正是這道小炒肉的靈魂。
熱菜有了,再配上江西人心中的C位——煌上煌拼盤,整桌菜式冷熱皆宜。
煌上煌拼盤
作為江西人的「心頭肉」,逢年過節每家每戶桌上都有煌上煌的身影,雖不是一道傳統意義上的硬菜,但這味道是每一個江西人的「執念」。老鄉樓大廚靠記憶中的家鄉味靠調製出滷料,精細烹煮出一份兒時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