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過30人聚集靈堂處。 (讀者提供)
(新加坡8日訊)公眾爆料,稱有喪禮不僅現場煮食、上菜,也舉行超過30人的送殯隊列,殯葬業者表示,只負責部分喪禮事項,無法全天候控制人數。
一名讀者近日向新加坡《新明日報》發來電郵,指上周在實龍崗一帶舉行的一場喪禮有違反安全措施之嫌,並在電郵中列舉了4項質疑,包括一,是否能在靈堂提供食物。
二,喪禮不應有送殯列隊儀式。
三,喪禮不應有現場表演,為何這裡有人帶上大面旗幟到場舉行儀式。
四,喪禮出席者超過限定人數。

有人撐傘在雨中參與送殯列隊。 (讀者提供)
讀者也提供了11張相信是在喪禮現場拍攝的照片,顯示有龍師團帶著旗幟等到場,也有人於雨天撐著傘,沿著馬路參與送殯列隊。
另一張照片則是拍下靈堂桌子上擺著的湯、米粉、龍蝦拼盤等食物。
知情者透露,這場喪禮是為本地一個龍師團負責人的母親所辦的,老人家於上月底去世,1月1日出殯。據了解,靈堂提供的食物是供應商在現場烹煮的。
可仿效食肆的做法進行
記者聯繫上為這場喪禮提供食物的商家,以及協辦喪禮的殯葬業者,他們表示各自負責喪禮其中一部分,另外一些環節,如龍師團到場等則是另外打點。
供應食物的業者建議,當局可考慮在安全情況下允許在靈堂上提供膳食,「可仿效目前食肆的做法進行」。
殯葬業者則無奈表示,無法全天待在在靈堂控制一些到訪客人的行為,所以也有自己的難處。
不過業者強調,參與的人都做足預防措施,如量體溫、戴口罩和保持安全距離等。

一組人舉旗走在馬路上。 (讀者提供)
對新條例仍不熟悉
死者遺願是辦一場體面的後事,孝子遵循意思操辦。
一名受邀參與喪禮儀式的人告訴本報,死者的遺願是辦一場體面的後事,孝子因此也遵循她的意思去做。
「當時進入了解封第三階段,大家對於一些新的條例仍不熟悉,也因為孝子平日廣結良緣,為人尊敬,所以大家願意參與。」
喪家負責人因身體不適不便受訪。
喪禮現場不應設自助餐
據環境局最新網站資料,喪禮現場不應設自助餐,或者餐飲招待。出席喪禮,包括在靈堂或送殯隊列,同時段人數上限仍是30人。
據了解,現場也不建議煮食或向訪客提供餐食。當局目前已更新規定,允許在喪禮上提供獨立包裝的零食和飲料。